經科學技術部國科外審字【2012】0563號文批準,“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于2013年9月11~13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隆重舉行。“中國國際復材展”是唯一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的國際性復合材料專業展覽會。伴隨著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復合材料行業的企業家、專家和專業人士及相關領域廣大同仁的厚愛與支持,“中國國際復材展”已經不斷成長壯大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復合材料行業展覽會,在世界更是名列三甲,深得展商擁躉、觀眾熱評。依托十八年的經驗累積和享譽海內外的影響力優勢,其專業形象、品牌及地位不僅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更受到了業內人士的一致認可。
本屆展會深度探究中國復合材料發展新模式,聚焦中國和世界復合材料領域最強音,全力打造專業、權威、多元的國際復合材料交流與商務合作的最佳平臺。“中國國際復材展”被業內貼切的稱為“復合材料行業的風向標”,通過這個平臺,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軌跡得以最大幅度的折射,復合材料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得到最為準確的表達。
本屆展會從整體上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本屆展覽會設三個館W1/W2/W3, 展出面積達到39300平方米,參展商為455家,其中國內展商344家,國際展商111家,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馬其頓、土耳其、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士、比利時、俄羅斯、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中國(包括臺灣地區8家企業)在內的17個國家。據統計,本屆展覽會共接待來自國內外5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參觀者9541人,其中海外專業觀眾553人,包括來自韓國、日本、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德國、俄羅斯的專業代表團。另外,來自參展商的代表3605人出席了現場三天的展覽活動;
二、展會活動內容豐富,貼近行業,服務企業。本屆展會的展出內容匯集了復合材料產業鏈上所有環節,涵蓋各種原材料、工藝設備和復合材料制品,包括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玄武巖纖維、天然纖維及上述增強材料的制品,不飽和、環氧、酚醛等各類新型樹脂及添加劑,拉擠、纏繞、噴射、模壓、熱壓罐、真空注射RTM設備及技術和上述各類應用的各類新產品和設計軟件,涉及面廣泛而且活動內容也極為豐富, 以實物展出、現場操作演示、專業講解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交流與經貿洽談。會上舉辦由中外專家主持的40場大型技術講座極受歡迎,反響熱烈; 新產品區集中展示中外專家評委選出的24家企業選送的26種創新產品,同時進行的“CCE-JEC創新產品獎”評比及頒獎典禮將展會推向高潮,最終有10家企業的10項產品獲此殊榮;有學者、專家及產業界人士參加的以“復合材料關鍵領域發展現狀及趨勢”為主題的高層研討會,解析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現狀、纏繞復合材料制品的應用與發展、SMC/BMC及LFT的應用、結構復合材料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等熱門議題;邀請知名業內專家就“SMC片材的制作與選擇”、“SMC模具的設計與加工”、“SMC制品成型工藝與質量控制”等專題進行的技術培訓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大批專業觀眾,為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洽談合作、開拓市場、交流提高的極好機會。
三、“中國復材展”從側面映射了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展會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制造業指數回落、外貿增速放緩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的背景下,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迎來它的第十九屆年會。中國的復合材料市場正日益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區域市場,特別是在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中更是凸現了中國市場是在全球復合材料產業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環節。中國經濟放緩的預測沒有阻擋國內外知名復合材料企業的參展熱情,中國市場逐漸成為了全球復合材料巨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地、制造地及推廣地, 我們沒有看到國內復合行業外資的撤離與搬遷,相反來自東盟國家、印度、中東地區、南美洲、澳洲地區的專業參觀人士在增加,中國的產品與裝備對這些地區依舊很有吸引力, 本土培育起來的民族企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需求減緩,歐美復合材料行業前來采購的人員相應有所減少,但前來中國市場布局的企業卻絲毫不少,幾乎每年都有新的歐美企業參加中國復材展,他們尋找代理商、設立代表處、成立獨資公司或合資公司、建立工廠、研發中心,扎根中國市場。這充分說明了他們中國復合材料市場未來的樂觀期待。
本屆展覽會的目的是進一步展示國內外復合材料科技和工業的最新發展及成果,擴大中國與世界各國和地區在該領域的技術經濟交流、合作及貿易往來,促進我國復合材料行業更快的發展。
在本屆展會上突出體現了三大亮點:
在本屆展會上突出體現了三大亮點:
一、 先進材料制造商的參展比例逐年提高。據不完全統計有近100家參展商的展出業務涉及碳纖維、芳綸纖維及高強玻纖或織物的制造與銷售。中外知名碳纖維制造企業連續三年集體亮相,日本東麗公司、東邦公司、三菱公司,美國Zoltek公司,土耳其AKSA公司,德國SGL公司、韓國曉星集團、韓國泰光集團、臺塑集團、俄羅斯復合材料控股集團等國際知名碳纖維制造商均設立了展臺,中復神鷹、山東光威集團、江蘇恒神、藍星纖維有限公司、中石油吉林石化、大連興科等國內碳纖維原絲重點生產企業也均展出了各自的最新產品,上述企業幾乎包括了國內外所有主流碳纖維制造企業,并且有不斷增長與集中的趨勢,充分表明國內外主流碳纖維制造商看好未來中國市場,尤其是碳纖維復合材料未來的使用。
二、先進工藝及成套裝備參展商連續參展。伴隨著碳纖維在中國的迅速發展,一批國外高水平的氧化爐、后處理設備供應商也連續出展,以德國艾森曼機械設備公司、Ruhstrat公司為首的四家德國公司聯合體、美國哈泊公司、Despatch公司等均連續參展,向中國市場提供先進的裝備。此外,碳纖維、芳綸纖維增強的夾芯結構、蜂窩結構等高品質、高性能的航空級復合材料產品及相關的裝備不斷增加,國內外著名的先進熱壓罐生產商意大利特魯茲公司、美國ASC公司、日本羽生田公司及國內的美洲豹特種設備公司、泰安的富爾金豪公司、諸城市眾泰達機械有限公司、大連櫻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中航工程集成設備有限公司均帶來了各自的設備在會上同時亮相,這一系列高性能的先進裝備使“中國復材展”的展出水平又有進一步的提升,也旁證了設備制造商對先進材料加工工藝的看好。
三、韓國釜蔚慶產業用纖維產業協會首次組團參展。釜蔚慶產業用纖維產業協會是韓國唯一一家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組織,承擔著韓國產業用紡織領域發展的重任,韓國東南部的釜山、蔚山及慶南地區是韓國造船、汽車、石油化工、航空、軌道交通、港口等重工業的集中地,周邊集聚著500多家產業用纖維相關企業,三星、現代、大宇等眾多大集團都在這里設有生產基地。韓國產業用纖維的產量占纖維總產量的35%。韓國正在加速發展,產業用纖維行業正在成為韓國紡織業新的增長點。此次,該協會組織了韓國INNO COMTECH株式會社、韓國KIMS株式會社、韓國T4L株式會社、現代纖維株式會社、泰光產業等6家韓國企業集體組成“韓國館”,成為本屆展會一個亮點。此外, 本次前來參觀“中國復材展”的韓國復合材料專業觀眾激增,有近200人的專業觀眾前來參觀、洽談,韓國成為本次展會海外專業觀眾來源最多的國家。中韓互為鄰邦,交通便利,經濟互補性強,通過展會雙方加強合作并為未來的自貿區做準備。
我國復合材料行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在能源、交通運輸、環境工程、航空航天等巨大市場需求牽引下,復合材料得到了高速發展。然而通過展覽會,反映出復合材料行業也面臨著發展方式、環境壓力、市場競爭、知識產權保護等嚴峻的問題和挑戰。
如何建設美好家園,實現中國夢,復合材料回收利用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復合材料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之一;企業產品單一、雷同甚至仿冒, 是造成市場惡性競爭及侵權行為的直接原因;盲目追求外銷,生產高能耗、高污染的低附加值產品。這些都是擺在復合材料行業面前的巨大挑戰, 創新是調整結構的唯一出路。通過近年展會的發展,我們看到有些企業消失了,而另一些企業,甚至是中小企業認識到要持續發展,必須抓住機遇,調整產品結構,產品從低端到中高端,再到深加工、高附加值,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使企業越做越大。
本著服務于行業、服務于企業的宗旨,我們在去年上海展會期間專門組織了“復合材料可持續發展之路-復合材料回收利用技術”為主題內容的專題研討會,聘期中外專家發表主旨演講;本屆展會我們再次聘請專家解析國內外高性能纖維專利保護現狀, 為企業提供多方面的建設性思路,對促進我國復合材料工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明年“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將迎來20周年,我們將在2014年的9月3日-5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繼續舉辦“第20屆中國復材展”,歡迎廣大專業人士前來參展、參觀。
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組委會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