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復合材料行業
據國家統計局對383家規模以上復合材料生產企業2013年前三季度的統計:主營業務收入達541.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利潤總額為42.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5%。復合材料行業總體情況呈現穩中有升的勢態。
預計到2015年,市場對復合材料的需求將有望翻番,基于優異的性能表現,復合材料不斷地擴大其市場應用面和占有率,風電和工業領域的供應商對于復合材料的需求也將大大增加。如碳纖維增強塑料,其高強度、輕質量的特點被廣泛應用,特別是汽車和航空領域,碳纖維增強塑料的使用對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大有裨益。預計到2015年,碳纖維增強塑料的市場需求將會翻番。但國內碳纖維生產企業因產品質量穩定性不夠以及各廠商間產品同類化程度較高,造成散單銷售、競爭激烈的局面。碳纖維產量與產能間形成巨大落差,針對我國碳纖維產業低端產能“表觀過剩”(或過熱)現象,協會建議政府相關項目審批部門對新建碳纖維生產線項目嚴格把關,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同時要加強宣傳工作,引起新投資者的警覺。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外貿增速放緩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的背景下,9月11日-13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了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的發展軌跡在此得以最大幅度的折射,我國的復合材料市場正日益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區域市場,特別是在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中,更是凸顯了中國市場是全球復合材料產業鏈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環節。鑒于復合材料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預計在未來的幾年中,企業并購的數量將持續刷新歷史記錄。通過近幾年展會的發展,我們看到有些企業消失了,而剩下的這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如果要持續發展,必須抓住機遇調整產品結構,做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產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使企業越做越大。
三、趨勢判斷及對策建議
1、落實兩個遏制,貫徹執行《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2012年修訂)》及《玻璃纖維行業公告管理暫行辦法》
目前行業準入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10月18日協會與工信部在北京組織進行了玻纖行業準入公告管理申報企業專家評審會,本年底首批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將進行公示,并通過宣傳、鼓勵、差別對待進入公告企業名單等方式,增強企業的自律意識。計劃三年內行業內所有符合準入條件的企業公示完畢。唯有堅決遏制和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制品深加工業,增強企業的自律意識和行業大局觀,不讓假冒偽劣產品影響行業的聲譽,才是確保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道。
2、明年起將不再鼓勵發展池窯,全力發展下游制品
我國池窯經過十年的發展,技術水平已接軌國際,明年起或將從政策方面不再鼓勵發展池窯,也不歡迎外資到國內建窯,而是使有能力的企業在國外建設池窯。同時我們將從國家政策層面鼓勵制品加工,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實行“拿來主義”。中國是復合材料最大的應用市場,而交通領域成為復合材料的最大用戶之一,僅以汽車應用為例:發達國家復合材料使用量平均約達70kg/輛,而我國僅為10kg左右。未來5-10年,汽車的很多零部件制作材料將由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性材料取代鋼材,由此,車身重量會減輕2/3,油耗也因此大大降低。另據JEC統計,美國年人均消耗玻纖4.5kg,日本大于3kg,歐洲2.5-3kg,而中國只有零點幾千克,足見我國市場潛力。中國玻纖網布號稱世界老大,但據協會考察,歐洲一臺織布機織布速度為20米/分,如果以這個速度為標準來衡量國內企業,淘汰的企業會有多少?所以我們必須要追上去,全力發展下游制品,向新技術轉移!如果我們自己不趕上去,國內巨大的市場將拱手讓給別人!
3、中國——東盟自貿區對我行業影響初顯
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以來,日本NEG馬來西亞分公司利用中國——東盟自貿區相關協議享受零關稅優惠,大量出口玻纖短切紗產品至中國,并以低于市場價格的優勢搶占中國玻璃纖維廠商的客戶,對我國玻璃纖維廠商造成損害。
建設自貿區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對外開放市場,既會給本國帶來發展機遇,同時也給國內產業帶來壓力和挑戰。相較之下,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與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起點不同、發展程度不同,民族產業的力量還不足以抵抗國外企業的這種不正當競爭。NEG馬來西亞分公司的這種行為已對國內玻纖生產企業造成很大沖擊,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極大損害。
4、制定纖維復合材料產業政策,提升競爭優勢
無論企業還是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整合。整合是為了企業和行業的發展、為了滿足企業和行業的需要。行業和行業緊密聯系,最終受益的是企業。目前玻纖協會和復合材料協會已開始整合,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是建設三到五個復合材料基地,集中度將向100家理事單位傾斜,建設發展復合材料龍頭企業,提高我們的競爭優勢和品牌知名度。
我們將最大限度地發揮協會“協調、引領、發展”的作用,結合實際工作,制定纖維復合材料產業政策,為復合材料行業爭取更多的國家投入和政策支持。以機械化、自動化工藝技術裝備為發展方向,推動無堿玻璃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生產、應用,提升熱固性復合材料產品的質量技術性能。限制中堿玻璃纖維制品用于熱固、熱塑性復合材料產品生產;凡采用機械化生產工藝制作的纖維復合材料產品,限制以手糊成型工藝、技術、生產同類產品。嚴禁使用鉑金坩堝法、陶土坩堝法生產的無堿玻璃纖維、中堿玻璃纖維、高堿玻璃纖維用于纖維復合材料產品生產、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