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云南還在風電建設的道路上狂奔,誰料今年卻出現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據媒體報道,云南叫停風電開發已近一年。企業認為,與環保問題有關。而專家則表示,可能與云南電源結構失衡有關:除了風電,云南還是水電和火電大省,風電集中投產擠占了水火的消納空間,導致“棄水”和“棄火”現象嚴重,政府為了保經濟,只能拿新能源開刀。
根據云南省風電規劃,該省風電資源超過3300萬千瓦,但目前建成投產的風電裝機規模僅為175.06萬千瓦,僅占可開發總規模的5%,而大部分資源被白白浪費。
云南省發改委今年4月1日下發《關于暫緩建設在建風電項目的通知》和《關于全省投產風電場進行綜合評估的通知》,叫停了省內41個在建項目。被波及的企業表示很不理解。企業認為云南本是水電大省,擁有天然的“風水互補”優勢,每年10月至次年4、5月的枯水期正好是大風季,空閑電網輸送風電上網也有積極性,而風電被叫停快一年,導致項目延遲并網,損失慘重。
實際上在此之前,云南省的風電發展在全國位居前列。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云南地區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有2555小時,超過1890小時的全國平均數。
部分企業猜測,云南省發改委叫停風電是因為環保問題。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質疑這種說法,指出黑龍江也是林業大省,生態環境也很復雜,但風電開發未受影響。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叫停風電的真正原因很可能與云南省的電源結構有關。
據悉,云南電網曾發布一份有關“云南水電消納問題”的報告,除水電自身問題,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風電等新能源也進入了集中投產的高峰時段,2013年將投產約156萬千瓦的新能源,進一步擠占了汛期水電發電空間,造成約18億度的棄水電量”。
火電的情況更加糟糕。國家能源局云南監管辦預計,云南今年的火電利用小時數預計可能只有2400,遠低于全國4540小時的平均水平。火電企業叫苦不迭。
目前云南水電標桿電價僅為0.222元,是全國電價最低的幾個省份之一。外界傳言,為拉動經濟,云南希望借助便宜的水電在當地大力布局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這可能也是棄風的原因之一。專家呼吁云南政府要統籌發展能源,從根本上解決水火風爭市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