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東莞市松山湖管委會獲悉,近日,清華東莞創新中心成功引入西班牙“單晶藍寶石纖維規模化制備及其增強復合材料創新研究及產業化”項目及團隊。這是西班牙公司面臨風投撤出時間節點之時,創新中心以“抄底價”收購的公司,該項目研究團隊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創新科研團隊資助對象。
“抄底價撿了個便宜”
“歐洲經濟持續低迷,給中國企業承接國際技術轉移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清華東莞創新中心是去年5月,市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的創新平臺,負責人評價此次收購是撿了個大便宜。
該項目所屬的公司是西班牙的一家高校基金,該基金是以風投的方式入股紐卡公司,現在風投到了要退出的時間節點,需要盡快轉讓。最終,由清華大學東莞創新中心旗下清大創投和力合創投聯合以“抄底價”收購西班牙公司,并擬投資成立東莞紐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五年內實現項目的產業化和市場化。
經權威專家鑒定,該項目的引入有望為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等多個重要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帶來重大突破,尤其可以為水平落后的各類發動機的性能帶來大幅度提升,預計可帶動東莞及周邊區域相關復合材料產業500億元以上的產值。取自:China Composites Expo
省財政2000萬補貼跟上
創新中心介紹,該項目預計在項目實施的五年內,可累計實現銷售額達6億元,上交稅額6000萬元。
中方收獲的不僅是技術還有人才團隊。根據雙方的協議,該項目的國際科研團隊將入駐松山湖開展產業化研究。項目和團隊的技術實力和產業價值也得到了省級科技部門認可。“近日,該項目研究團隊被列入廣東省第四批創新科研團隊資助對象,將獲得省財政2000萬元補貼,以及市政府的1:1配套補貼。”東莞清華創新中心介紹,成立之初,清華大學就計劃5年內在莞引進和孵化包括清華大學技術在內的企業30-50家,實現產值超過50億元,爭取形成銷售超過10億元的大型高科技公司,并力爭投資、孵化或幫助多家東莞企業成功實現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