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昌航空大學學生自主設計制作的太陽能飛機首飛成功。據悉,這架太陽能飛機在國內同類飛行平臺中屬體積最大、重量最輕,目前已申報了專利。
記者在現場看到,其實所謂“飛機”,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飛行平臺,名叫全太陽能垂直起降飛行衛星平臺。記者看到,“飛機”高約50厘米,在1.5平方米的平臺上搭載了44塊太陽能電池板,為4個旋翼提供動力。制作團隊負責人、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工程學院大三學生戴維告訴記者,這個飛行平臺最大的亮點就是輕,全機沒有一塊金屬,整體重量只有300克。
“飛行器本身就是個非常耗電的家伙,但是太陽能電池的功率又相當有限,還得保證有一定的載重量,所以如何減輕飛行器自身的重量是一個大挑戰。”戴維說,“為此,我們參考工地上的起重機,自行設計了三棱錐懸挑桁架結構,以超輕型碳纖維圓桿復合材料制作機架,在保證穩定性的同時,極大減輕了重量。”據戴維介紹,除了電機和旋翼外,飛行平臺所有部件都由團隊4人手動加工完成,耗時5個多月。“這個飛行平臺在國內同類飛行平臺中屬體積最大、重量最輕,目前已申報了專利。”戴維表示。
目前,該飛行平臺尚未實現無人操控,但對于市場前景,戴維顯得非常有自信。“由于飛行平臺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懸停的功能,所以在實際應用方面非常廣泛。”戴維介紹,這款飛行平臺的實際應用主要定位在無人衛星信號中轉平臺,“飛行平臺以太陽能為主要能源,能長時間懸停在空中,可以在偏遠山區實現衛星信號中轉。”
此外,該飛行平臺還配有自動融冰除雪的“技能”。“雨雪冰凍天氣會導致高壓電線表面結冰,而除冰工作要由人工進行,十分危險。該飛行平臺可以設置一個固定的飛行線路,沿著高壓電線邊飛邊撒除冰劑。”戴維說,“當某個地方的冰比較厚的時候,我們的飛行平臺還可以懸停在那,進行持續除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