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都將發展新興產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制定了《2030年中國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其集聚的要點都把推進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驅動,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資源配置方式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原動力。由此,把發展重點轉向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興產業,促進新興產業技術、功能的提升與應用范圍的拓展,帶動經濟發展,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原材料產業、橫跨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求兩大領域和已經延伸至多個工業領域的建材工業,在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新興產業嚴重滯后的結構失衡面前,在資源、能源、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約束不斷加劇的發展環境面前,在高端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和精品嚴重短缺面前,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是行業進步和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為此,特制定《中國建筑材料工業新興產業發展綱要》。
一、充分認識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一)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的發展是解決結構失衡和促進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我國建材工業正處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實施“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戰略,實現由建材大國向建材強國邁進,不僅要致力創新提升建材傳統產業的功能與質量,延長產業鏈,拓展應用領域,增加附加值,更要加快推進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提升功能、拓展領域,形成規模,成為未來建材行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實現建材工業發展的“兩翼齊飛”。
當前建材行業結構失衡的問題十分突出,傳統產業中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多數產業已經產能過剩。當然傳統產業還要以新的方式發展與提升,但市場空間容量有限,資源、能源、環境的約束性和發展方式的不可持續性,決定了其發展的局限性。雖然傳統產業中一些不是最終產品且技術含量高的、功能性與可變性的產品可能轉向新興產業,但總體上講,建材傳統產業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高速發展了。而代表未來市場增量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能夠帶動整個建材行業發展,具有先導性、支柱性、可持續的建材新興產業總體上發展步履艱難、速度緩慢,目前低能耗、低污染、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建材新興產業只占建材行業總量的10%。
新興產業客觀上具備資源效能的優勢,有現實和潛在的市場應用空間,是未來建材工業發展的重點和新的增長點。解決行業結構失衡問題和轉變發展方式要視新興產業的發展狀況;建材高科技產業和高附加值產品能否形成規模要視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程度;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實現環境友好要由新興產業發展速度左右;建材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否持續提升要看建材新興產業能否蓬勃興起。歷史經驗一再告訴我們,只有開拓創新,持續不斷的開拓創新,才是一個企業、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源泉,才有發展壯大的根基。
因此,創新思維,改變發展方式,開拓發展領域,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的發展,是中國建材工業改變結構失衡、轉型升級、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是建材工業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能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
建材工業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包含建筑材料及制品,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非金屬礦物及制品三大領域,具有自身跨度大,領域寬且多數產品不是最終產品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水利、國防軍工、航空航天、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市場空間,材料行業更是具有功能提升的潛力和向其他領域延伸的潛力,具有替代性強、多次復合創新價值的特征。
伴隨著科技進步,以及應用領域與范圍的不斷擴大,部分技術含量高的建材傳統產業正朝著技術提升與功能改變的方向轉變,其中一部分已經并將有更多的產品轉向新興產業;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以及環保、通信、衛星、電子科技、國防科技等新興產業的出現,一些建材新興產業和產品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建材行業發展新興產業既有客觀的物質基礎條件,也有行業屬性的優先條件,并與諸多新興產業領域有著天然的聯系,是行業發展的必然。只有加快發展新興建材,增加其在建材行業總量中的比重,才能擺脫完全依賴資源、能源和犧牲環保的傳統發展模式與格局。因此,發展建材新興產業是建材工業真正實現資源、能源節約效益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必然選擇。
(三)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是更好地發揮建材工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地位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發展高科技產業,走低能耗、低排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社會進步追求的共同目標。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是時代進步和科學技術進步的象征。如果建材行業進入新興產業領域份額有限,則說明雖然建材行業有著發展新興產業的條件,但由于主觀努力不足而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追求房屋的舒適、安全、美觀、保溫、隔音,更加追求節能環保的新標準新需求面前,如果新興產業發展滯后,不能緊跟時代,服務百姓,則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
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發展,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必須,也是緩解建材行業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壓力大狀況的必須,是提高建材工業在國民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與經濟社會共同進步發展的必須。
因此,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的發展,是鞏固和發展建材行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促進國家經濟建設和改善人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世界發達國家的建材工業發展趨勢
從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的建材工業發展狀況看,建材工業的發展趨勢呈現為三個特征:一是有優勢的傳統材料隨著建筑結構的回歸其用量增加、發展較快;二是一些傳統建材創新提升、加快更新換代;三是多功能的新型材料的發展步伐加快。
(一)建筑結構變化使有優勢的傳統材料發展加快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一些發達國家主要建筑結構回歸到以石材結構和木材結構為主體的建筑結構,進而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向其傾斜。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日等國,木結構建筑幾乎占了民用建筑結構的50%以上;在北美,木結構建筑甚至占了民用住宅的80%以上。同時,發達國家不僅許多古代或過去遺留下來的建筑是石材結構,而且當代建筑又沿用原有的石材結構并又有藝術風格創新,如典型代表羅馬城既有許多古代城堡又有不少現代著名石材建筑。當然,石材和木材結構的回歸,主要是由其自然資源優勢、環境保護意識、經濟發達程度、人們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決定的。給我國建材工業發展的啟示是,要立足資源優勢,以應用為先導,因地制宜,節能環保,不斷創新。
(二)創新提升促進了傳統建筑材料加快更新換代
不斷追求創新提升、實現產品更新換代,是一些發達國家發展建筑材料的基本特征。例如發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可以說全世界材料中除了水以外,使用量最大的是混凝土。目前,我國工程建設最常用的是C30、C40的混凝土,使用C60和C80的就很少,更不用說C100以上的了,這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一些發達國家研究較多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稱為功能性混凝土材料(ECC),能使混凝土材料的韌性高于普通混凝土的上百倍,使功能、性能、應用領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帶來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極大提高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再如研究生產高檔燒結材料,主要包括燒結墻體材料形成多功能的新型材料等。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在追求更好更舒適居住條件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對環境保護和低碳綠色的追求,這就給建筑材料尤其是墻體和裝飾材料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因此,發達國家在燒結墻體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高度重視,不僅提高了新型燒結墻體材料本身的質量,而且降低了能源消耗,實現了低碳綠色發展,形成了建筑材料的功能多元合一,提高了建筑水平和居住生活質量。給我國建筑材料工業發展的啟示是:要做則做精,創新無止境,發展永遠在路上。
(三)加快研發多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多功能新型材料
一些發達國家主要集中在對傳統建材的功能提升和對新材料、新領域的拓展方面,主要表現在一是開發新品種膠凝材料。例如將CO2轉換為膠凝材料等。世界上一些國家的水泥行業已研發出新型水泥產品,其中部分產品在適宜條件下,將有可能替代一定比例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二是發展結構自保溫復合墻體材料成為主流。復合墻體具有多種功能、多種效能合一的特點,結構自保溫對改善墻體性能、改善室內空間環境以及建筑節能等具有良好效能。結構自保溫復合墻體材料已經成為建筑墻體材料發展的主導產品。三是發展各種新型功能材料。近年來一些國家迅速發展無機功能新材料,研發具有特殊功能、特殊性質的新型材料,如半導體材料、激光材料、超導材料、磁性材料、電子材料、壓電材料、光電材料等新材料,它們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應用空間。四是發展生物質建筑材料及秸稈建筑材料。一些國家憑借這類建筑材料資源充足、再生性強、遍布性好、具有巨大應用潛力的特征,加快了研發和市場應用。五是加快發展先進的新興的復合材料。如碳纖維復合材料、芳綸纖維復合材料、高性能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等,不僅提升了功能,擴大了應用領域,而且增加了附加值,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給我國建筑材料工業發展的啟示是:提升建筑材料功能性能和開發新興產業并舉,旨在創新中提升,在創新中拓展新產品和應用領域,落腳點在提升行業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