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國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種類多、規模小、發展慢,尚未形成主導的有規模的支撐產業
我國建材工業共有32個分行業,產品有80余類1400多個品種,各個分行業都程度不同地包含有一些新興產業,其中后期發展起來的、隨著技術與功能的提升已經成為了新興產業的新型功能玻璃、碳纖維復合材料、玻璃纖維增強結構功能一體化高性能復合材料、輕質墻體材料等,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體規模都不大、產業化進程緩慢。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分類,其中建材進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三大類七小類約150個品種,2012年產值近4000億元,占建材行業總量的10%。既不是建材新興產業的全部,還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和產品優勢相比有很大的距離。與建材新興產業種類多、規模小、發展慢相對應,對新興產業本質屬性的認識存在局限性,技術創新重視程度與工作力度都存在差距,致使我國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目標、技術研發的主攻方向,以及發展的主導產品等都還不夠明確,技術創新攻堅的領域和如何突破技術瓶頸既不清晰又力量不集中,影響了整體發展。雖然政府有關部門分別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和分類目錄,在一定程度上從宏觀層面明確了建材工業相關新興產業發展的范圍和發展的領域,但認識的深度、工作的力度都還不夠,必須進一步從理論到實際的結合上明確定義、分類和發展的重點。
(二)科技研發資源相對分散,研發體制不完全適應行業整體發展的需要
政府機構改革和行業科研院所企業化改革,有效地推進了政府職能轉變,加速了科研院所進入市場,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但與此同時,行業科研院所轉制后也變為以經濟效益作為主要考量的對象,服務對象也由以行業為主逐步轉變為主要服務于本企業或本集團公司。由于缺乏行業性的紐帶和聯手,在研發資源分割的條件下,使得行業整體性的、規模較大的、需要各方協調的重大專項技術創新與突破變得越來越困難。加之以服務中小型企業發展為重點的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健全,使得中小型企業缺乏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的引領,嚴重制約了建材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些已實現工程化或產業化的新材料、新技術,如風電葉片、光伏玻璃等,本來已經邁開了發展步子,但由于缺乏再創新,導致低水平同質化發展,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嚴重,發展陷入瓶頸。
(三)缺乏重大項目專項資金的扶持和政策傾斜,靠企業自身的研發投入難以做成大事
與傳統建材發展的歷程相比,傳統建材一些重點產業的重要項目都得到過國家資金和政策的支持,新興建材發展某種意義上難度更大,但獲得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非常有限。包括一些已初步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電子基板玻璃、碳纖維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所需投資巨大,高達數億甚至幾十億、上百億元,若缺少國家扶持和有效的政策機制,僅僅依靠企業自身投入,步履維艱。而眾多規模較小的新興產業,由于企業規模小、實力弱,獲得國家科技專項支持可能更少,技術創新多數處于跟隨和模仿的階段,難以創造自主品牌。在科技人才方面,由于建材新興產業的企業大多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員工收入待遇不高,難以引進高端人才,甚至建材院校的畢業生進入新興產業企業的比例也在降低,嚴重制約了建材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
(四)新產品推廣應用存在諸多障礙,產品開發與建筑設計標準和應用規范時常發生碰撞
長期以來,由于行業分割,一些建材新產品研發和生產與應用推廣存在脫節,制約了發展。建材產品主要應用在建筑業,一方面建材新型材料的技術創新與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和建筑節能發展的新需求還不夠緊貼,另一方面由于建材新型產品的設計應用的主導權在建筑業,對新型材料的應用缺乏實踐,更多地出于對應用風險的顧慮,由此很多新型建筑材料與現有的工程設計標準與應用規范規程發生碰撞,應用受限,進而影響了新型建材產品的推廣應用。
建材新興產業的其他應用領域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同時,高校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化尚有較大差距,一些實驗室成果由于缺乏進一步的投入與研發,難以實現產業化。企業化的科研院所開發的技術,更多地只能用于自身現有產業的發展而非能服務于其他企業。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同程度上阻礙了建材新興產業的發展。
四、建材新興產業的定義及主要領域
在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發〔2012〕28號)中,將國家層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明確定義為: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其主要領域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共七大類。
確定建材新興產業的原則,既要在國家所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框定范圍內拓展延伸,又要結合行業實際加以提煉。建材新興產業的定義與范圍確立如下:
(一)建材新興產業定義
建材新興產業是指在未來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以國際國內當代的最新技術為載體的、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市場需求大、成長性好的、對建材行業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知識技術密集附加值高的、物質資源消耗少、低碳無污染,開發潛能大的建材新興產業。包括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已經涵蓋的建材新興產業;建材工業三大領域中已經形成的新興產業或原有產品經過創新提升后性能、功能改變產生新的效能,能夠延伸與擴展到其他領域且具有帶動作用的功能新型的產業;建材傳統產業中經融入新技術與智能技術后,使用范圍和使用價值擴展與提升,具有替代功能的新型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對國家經濟、科技和產業結構調整有重大影響的新工藝、新裝備及共性關鍵技術和能夠填補空白開拓新的領域的新興產業。
建材新興產業應具備以下主要特征或特點:一是技術在國際國內領先并已基本成熟,已經超出原有技術和產品的功能和作用,代表了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二是產品高端、質量優良、功能穩定,且有提升擴展功能的潛力,具有帶動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三是資源能源消耗低、效率高,具有高附加值,低碳綠色并能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四是能帶動本產業和相關產業、相關領域的興起,能夠提升建材整體產業結構和促進技術進步的產業。(二)建材新興產業主要領域
建材新興產業的主要領域既包括已經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建材產業與產品,包括符合未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方向、能夠提升建材行業整體水平、發展前景好、填補空白、有別于原有材料、替代功能強,帶動其他產業和相關領域發展的建材新興產業,也包括已有的傳統建材產業融入新技術形成新功能的各種新型材料等。
從建材工業的行業屬性看,新興產業其主要的領域是建材新材料,即以新為標志,或是過去沒有的,或由于原料配置、化學成分變化、工藝設計與產品功能變化,使傳統材料轉變為新興產業并具有建材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建材行業已經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主要包括永磁、發光、催化、儲氫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高純硅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先進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包括特種環氧樹脂等基體材料、高性能纖維材料、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等。也包括采用新技術(工藝、裝備),使傳統材料性能有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有了特殊用途的低排放的特種水泥、新型高效節能保溫材料、TCO玻璃,以及各種超白超薄等特種玻璃,特種陶瓷等材料。
建材新興產業還包括填補空白的和具有替代功能的,資源高效利用且循環利用的新材料新產品,包括節能低碳型和減排有顯著效果的新型裝備與配套產品,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排放的環保技術、裝備和材料等。
建材新興產業確定為七大領域:
1.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服務于國家重要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國防建設、環境、道路交通、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粘接材料(基體)和纖維狀、粒狀或其他形狀的增強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復合而成的多相固體材料等。包括滿足未來重大工程建設、海洋工程和嚴酷條件下使用的水泥基復合特種材料;新型的高承載半柔性交通路面材料;應用于航空航天、能源、新能源汽車、環境工程和武器裝備等領域,滿足輕質高強、耐腐、隔熱耐燒蝕、隱身等特定功能的尖端技術要求的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等。
2.新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既包括新開發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又有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功能提升形成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重點包括先進陶瓷,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電子、紡織、化工、機械、汽車行業的新裝備新材料;人工晶體中激光、非線性光學和紅外等晶體材料,主要用于導彈、電子對抗、潛艇通訊、激光武器等配套裝備的材料;信息顯示基板玻璃等各種特種新型玻璃;特種新型高性能玻纖及制品等。
3.非金屬礦及制品業新興產業:非金屬礦及制品業新興產業,主要包括應用于下述領域的非金屬礦及制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硅材料、高性能陶瓷基板、石墨負極等電子材料;汽車與交通領域的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輕工領域超細活性專用功能填料;節能環保領域高性能保溫隔熱材料和無機防火保溫材料等。
4.建材節能環保新興產業:建材節能環保新興產業主要指服務于建材行業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的技術裝備和高效能高效率的節能環保材料與產品,重點是圍繞建材各產業實現低能耗、低排放和提升設備、改進設施所需要的產品和裝備,特別是用于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顆粒排放的新技術、新裝備。同時,將節能減排新技術、新裝備能動擴展延伸至其他工業領域。著重開發并形成具有新型功能的節能環保技術和裝備;具有新型功能的燃料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具有新型功能的垃圾、污泥、有害物體、循環利用技術設備;具有新型功能的凈化空氣、大幅度降低粉塵和有害粉、氣、物的先進裝備技術。
5.新型建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圍繞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轉型升級,發展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技術高端、知識技術密集、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能耗低、環保型的裝備產業。包括具有頂端技術和新型功能的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新裝備;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及主要傳統產業提升功能和改變用途后的高端技術裝備;納米材料裝備、特種晶體、非金屬礦開采及加工裝備;為各類新興產業發展與提升更新和配套的各種高端的智能化裝備;高效煙氣除塵、脫硝、利廢無害化處置等高效率的裝備等。
6.新型多功能節能環保墻體材料及與墻體材料配套的綠色裝飾裝修材料產業:主要包括各種工程建筑和城鄉居民居住用的輕質高強和多功能合一的新型墻體及與墻體材料配套的裝飾材料,在原有承擔建筑承重、隔斷、圍護等功能基礎上形成的輕質高強、節能保溫、低碳綠色、多功能多元合一的新型建筑材料,其生產、制造和施工符合節能環保和提高施工勞動生產率要求,尤其以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使用壽命、舒適健康為宗旨,具有耐用、節能、環保、防水、防火、隔音、隔熱與保溫抗震等多功能合一或相互可融合效能的新型墻體材料作為重點。
7.傳統建材提升性能功能后延伸至其他工業領域的建材新興產業:所謂傳統建材是與新型材料、新興產業相對而言的,很多的傳統建材產品通過原料配置改變或化學成分的改變,工藝改進等使原有材料有了新的功能或原有功能有了明顯提升,由此用途和應用領域得以改變成為了新興產業。目前主要包括Low-E玻璃、超白超厚超薄玻璃、陶瓷薄板、C40以上預拌混凝土、高性能專用混凝土、工程預制件等,玻璃、陶瓷、水泥及水泥制品傳統產業經過提升功能或精加工、復合和多次復合而形成的新興產業。
上述七大領域都各有發展優勢,從建材行業的屬性看目前發展潛能大的是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新興產業,非金屬礦及制品業新興產業、新型多功能節能環保墻體材料及與其配套的裝飾裝修材料產業,它們是未來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的主體和發展重點;建材節能環保新興產業、新型建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則覆蓋著所有的建材產業的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的發展需要,具有巨大空間,理所當然也是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當然,建材新興產業是動態的、變化的,將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豐富和相互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