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基本情況
湖南省擁有船舶工業企業103個,其中船舶修造企業85個, 游艇生產企業7個,船舶配套企業18個,產值過億元企業11家,擁有一個國家級高技術產業基地益陽船舶制造產業園,是國內重要的船舶和海洋工程鋼材生產基地;湖南游艇、新型復合材料(增強纖維塑料)船舶、鋼塑混合船舶制造業在國內具有一定先發優勢,湖南太陽鳥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復合材料船舶生產企業、國內領先的游艇生產企業,是國內首家上市的游艇類企業。
船舶工業企業主要分布在益陽、常德、岳陽、長沙、湘潭、衡陽等地,懷化會同、長沙瀏陽有少量生產特種船舶的小型企業,船舶生產企業重點集中在益陽、常德、岳陽;游艇制造企業集中在益陽和長沙,配套企業集中在長沙、湘潭、株洲,環洞庭湖船舶產業集群基本形成。2013年該行業從業人員約1.3萬人。
全省船舶工業產品主要是內河及沿海使用的鋼質船舶和新型復合材料船兩大類,近年鋁合金船舶及鋼玻、鋼鋁、玻鋁等多混船舶得到發展。鋼質船有運輸船、工程船、工作船、游艇(船)、漁船等五大系列70多個品種,海工輔助船舶得到發展;新型復合材料船艇主要有高速快艇、游艇、公務艇、商務船、軍(警)用艇、海監艇等6個系列140多個品種型號,最大船長42米;多混船舶涉及游艇等7個系列30多款產品。船舶配套產品主要有船用及海洋平臺鋼材、舾裝件、船用工程機械設備、船用電力推進系統、船用傳動設備、船用電站、船用水泵、船用導航定位、船用電纜、船用涂料、船用焊材、水下鉆機系統等。
二、生產經營情況
2013年,全省船舶工業總產值6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船舶制造產值30.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船舶配套業完成產值27.7億元,比上年增長21%;出口產值4.56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利潤總額3.09億元,比上年增長15%。游艇制造業逆勢而上,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太陽鳥完成工業總產值8.5億元,實現利潤8800萬,桃花江游艇產值達1.5億。
全年完工船舶24.28萬載重噸,比上年下降50%;新承接船舶訂單38.51萬載重噸,比上年下降7%;新接船舶訂單金額19.65億元,同比增長38%。三一集團正式進入船舶工業領域,單價近億元的工程船--豪舟砼1、2號混凝土攪拌船首造建成并交付船東,其生產能力360m3/h為國內最大,布料桿長度46m為國內最長,三位一體聯合控制性能最先進,砼污水處理設備最環保。
三、科技開發與技術進步
湖南省船舶工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游艇設計中心1個,博士后工作流動站1個。國防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與太陽鳥、湘電、三一等相關企業采取產學研結合的形式參與船舶及配套設備研發。
太陽鳥公司以博士后工作站和企業技術中心為平臺,以國家高技術船舶項目為核心,加強產品研發和課題研究,全年完成課題9個。承擔的國家項目“185ft185英尺雙體大型游艇設計建造關鍵技術研發”已基本結束。湖南省戰略新興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中型游艇減振降噪及運動圖譜研究”成功獲得批準。S1900海監艇榮獲2013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太陽鳥67英尺飛橋游艇榮獲第六屆中國大連國際游艇展覽會最佳銷售獎。S3500海監艇榮獲湖南獲得第二屆湖南省職工科技創新獎。產品標準制定工作不斷加強,全年共完成“商務艇鋪層設計標準”、“多混船舶電氣系統安裝檢驗標準”等產品標準設計13項;深化推進模塊化戰略實施,精益產品設計,實現了首條46英尺游艇的全船模塊化設計,設計水平明顯提升;改進工藝流程,優化制造模式,大力推行模塊化、整裝化生產模式,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上百艘S1200C漁政艇通過流水線生產, 68英尺游艇模塊化生產的周期僅為55天。
湖南科技大學承擔的國家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課題項目“海底60米多用途鉆機系統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實現重大突破,2013年12月研制出海底60米多用途鉆機工程樣機,進入實驗室調試階段。
三一集團正式進入船舶工業科研產生領域。通過聯合歐美研發設計公司、聘請國內工程船舶方面專家組成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工程船舶包括混凝土攪拌船、浮吊(起重船)、挖泥船、打樁船、過駁船、平臺輔助船、風電安裝船等。正在研發260m3桁架抓斗式挖泥船;1600t全回轉起重船、5000m3/h絞吸式挖泥船、2000t/h過駁船、360m3/h自航式攪拌船。其中260m3挖泥船的抓斗容量、最大挖深、作業范圍均為全球最大,可以填補行業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益陽中海船舶有限責任公司為長江航道局建造的長江拋石工作船,為我國首艘內河拋石工作船,綜合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同年8月通過湖南省新產品鑒定。
長沙船舶廠根據湖南省煙花運輸市場需求及安全運輸的特殊要求,開發了直航香港的煙花專用船舶,開創了湖南省江海直達危險船舶先河。為從源頭上確保水上交通安全,根據湖南省水系特點,與省交通廳共同研發定型了5種鄉鎮客渡船型。
長沙市成力重型數控設備有限公司開發的全回轉水面垃圾清理船,機動機動靈活效率高,受市場歡迎。
湖南雙魚船艇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開展鋼質船舶和鋼玻混合船艇油改氣的研究和在游艇上的太陽能的應用研究。
華菱湘鋼成功研發出E47/E40級大型集裝箱船用鋼板,最大厚度達到80mm,并完成了ABS、BV、CCS等8家船級社廠內試驗認證,為全面實現大型集裝箱船板用鋼國產化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益陽晨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為解決傳統自卸運沙船安全隱患,自主研制折疊翻轉式皮帶收放裝置,為全國首創, 2013年9月通過省交通廳組織的專家驗收,獲得專利8項,當年訂單3000多萬。
2013年,湖南省在船舶技術領域,共申請專利186項,獲得專利98項。其中太陽鳥全年共申請專利88項,獲得專利65項,含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3件、外觀設計專利29件,④88ft獲得湖南省外觀設計專利三等獎。益陽中海船舶公司申請船舶技術專利18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0項;益陽晨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申請專利16項,已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湖南桃花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獲得專利6項。
四、對外貿易與合作交流
湖南省出口船舶生產和配套企業主要有:常德達門船舶有限公司、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益陽中海船舶公司、湖南桃花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三一集團、湘電、華菱湘鋼、華菱衡陽鋼管、南方宇航科技等。2013年,湖南省直接出口船舶產值4.5億元,出口船舶產品主要有拖輪、游艇、公務船(艇)、疏浚工程船、淘金采礦船等。產品主要出口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全年出口鋼質船舶40余艘。其中,常德達門船舶有限公司完成出口船舶總額2.8億元,出口船舶(全回轉拖輪、標準拖輪、多功能拖輪)25艘,手持出口船舶訂單70艘,訂單金額達5.6億元。益陽中海船舶有限責任公司新接委內瑞拉13艘挖泥船訂單,金額達1.62億元。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突尼斯海關總署一批價值655萬歐元的高速船艇順利交付。華菱湘鋼與韓國現代重工等國外知名船廠家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3年4月華菱衡陽鋼管成功打入國外市場,獲得俄羅斯海洋工程用鋼管批量訂單,出口銷售收入4200多萬元。
五、主要建設項目
長沙船舶廠搬遷至長沙望城區靖港鎮,占地面積560畝的新廠全面建成投產。
益陽(沅江)船舶制造產業園2013年編制了控制性詳規,完成投資2.8億元,全面加強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三一集團海洋重工(珠海)產業園,計劃投資10億,占地面積約6000余畝,已完成軟基處理,碼頭與廠房建設已開工建設。
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沅江基地募投項目5號車間、6號車間竣工投產;10月沅江基地22184㎡金屬及多混船舶制造整裝車間成功開建;子公司廣東寶達工廠遷至珠海,太陽鳥公司與珠海市政府簽訂連灣模塊化生產基地、高欄港超級游艇生產基地項目協議。
湖南桃花江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搬遷至益陽市長春工業園的擴能項目全面竣工投產。2013年新建大型游艇研發中心,新增年產各類復合材料船艇140艘的研發生產能力。
湖南金瀚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新建鋼質、鋼玻混合船舶總裝車間廠房22300㎡。
湖南雙魚船艇科技有限公司兼并擴能項目。2013年收購了湖南興洋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積109.75畝,建成復合材料及鋼玻混合材料船舶生產車間12500㎡,新增復合材料及鋼玻混合材料船舶生產能力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