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化纖公司堅持以創新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改造發展,提高了傳統產品差別化率,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并相繼開發了以竹纖維、碳纖維原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纖維及阻燃纖維等新型功能性纖維。一批新型高新技術纖維的逐步市場化,為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今年1-5月份,公司實現產值22億元,收入22.7億元,同比減虧1197萬元。實現纖維銷量11.36萬噸,其中腈綸銷量9.13萬噸,同比增長32%;粘膠長絲銷量8818噸,產銷率達98%,新產品銷5477噸,同比增加3810噸。
上、下游攜手合作,產業鏈共同創新。近年來,吉林化纖在自主研發竹纖維基礎上,在紡紗、織造、染整、終端加工每個環節,與家紡、針織、服裝等領域內和產業鏈上的企業緊密合作,使竹纖維產品質量不斷完善,應用領域、市場面越來越廣,并組建了由103家企業成員構成的天竹聯盟。現在,吉林化纖是竹纖維行業的領軍企業,占竹纖維市場70%的市場份額。全產業鏈共同創新為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夯實了基礎,吉林化纖正在從產能嚴重過剩的傳統粘膠短纖生產向竹纖維生產調整。
產、學、研廣泛結合,實現合作創新。吉林化纖與長春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東華大學、中科院化學所共同研發、攻關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技術,2008年取得突破,并申請專利。開發設計的兩步法碳纖維原絲技術,是國內首創。5000噸碳纖維原絲建成投產后,用原絲生產的碳纖維已經能達到T400水平。目前,吉林化纖正在和中科院化學所聯合攻關T400穩定運行和T700級碳纖維原絲技術及低成本、大絲束生產工藝攻關,傳統腈綸纖維的生產正逐漸向碳纖維原絲及其它抗起球、扁平纖維等差別化纖維調整。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實現消化、吸收、融合再創新。腈綸生產與意大利蒙特公司及MAE公司合作以來,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消化吸收,自主開發了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生產工藝和裝備技術,實現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與德國恩卡公司合作,引進人造長絲連續紡生產技術之后,經過4年的消化吸收,結合傳統生產技術,變半連續紡生產為連續紡生產,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產品也一直被歐洲市場全部消化。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了傳統工藝、生產裝備、生產方式的改造,促進了企業改造升級。
搭建平臺、培養人才,激發自主創新。吉林化纖利用碳纖維和竹漿溶劑法項目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了3條小裝備線、2條中試生產線和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2個省級技術中心。公司技術中心是現階段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粘膠長絲、粘膠短纖維、腈綸纖維(碳纖維)、漿粕研發能力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鼓勵專業技術人才承擔課題,大膽實踐,推進創新成果轉化。通過選送優秀人才到高校深造、設立“技術進步獎”、“拔尖人才津貼”等各種激勵方式,培育一批科技帶頭人。目前,吉林化纖正在對所有新品按系列進行整合,由專人負責按系列組成小組對應不同的領域和方向進行新品系列的整體開發和拓展,并加大新品直銷客戶比例,對接終端品牌企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企業共申請竹纖維、碳纖維及其它高性能纖維專利46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13項。
3000噸高發性能芳綸項目正在籌備建設;醋酸纖維項目開始設計;改性阻燃纖維、添加劑阻燃纖維已經開始市場化……吉林化纖以創新促轉型升級,步履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