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施鵬飛,2日在此間舉辦的“2014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論壇上稱,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建立起了世界規模最大的風電產業。
施鵬飛表示,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風電產業經歷了爆發式高速發展,又跌落低谷,再轉入復蘇的曲折發展過程。2003年底,中國風電裝機只有50萬千瓦,排名世界第十,到2013并網容量達到7700萬千瓦,吊裝容量超過9000萬千瓦,成為世界第一的風電大國。
“十年間,中國的風電設備制造商和風電場開發商從粗放式數量擴張,向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方向轉變,步入穩定持續健康成長的階段”,施鵬飛說:“中國發展風電的主要動力是改善電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發電量、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政府承諾,到2015年非石化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非石化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2020年非石化能源要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5%,這些約束性指標是中國制定其它各種能源規劃的主要依據。據施鵬飛介紹,2012年起,風電已經超過核電,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2030年,中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億千瓦,2050年達到10億千瓦,滿足17%的電力需求。
中國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穎,在論壇上作主旨發言時指出,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資源與環境的約束,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發展空間已不復存在,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展望未來,實踐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關鍵是電力系統轉型,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美麗中國”的可能性路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