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噸級海輪從楊柳青船廠山東基地下水。
天津北方網訊:許多老天津人或許還記得曾經馳騁海河的藍色鯨魚與黃蓮圣母號游輪,在上世紀80年代,那兩條船可以說是海河上最亮麗的風景,承載著眾多老天津人對老海河已漸漸模糊的記憶。提起這兩條船,就不得不提到它們的誕生地,天津市楊柳青船廠。
船廠的生意火了,海河航線也因送船而喧鬧起來。
利用玻璃鋼與鋼結構制造的第一條合體船準備合體瞬間。
如今通過18年的奮斗與磨礪,船廠的實力逐步增強,從最初的軍輔船,到海河上的碼頭船,到為潘家口制造輪渡,到之后的北運河、海河觀覽船,到奧帆賽躉船,以及4條數千噸級的出口海輪。
為海河制造的世界最先進的吸入式藍藻清理船即將服役。
為中新生態城制造的太陽能環保公務船。
今天船廠一步一步走向壯大,新疆、內蒙古、西藏以及東北、華北的近10個省市都留下了楊柳青船廠的足跡,其造船工藝也由從前的粗獷型逐步轉化為科技型、精細型,所造船舶的難度、質量、舒適度逐年提高。
如今的船廠已能制造各種公務船及各種游艇。
穆懷利廠長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已成功引進了來自中國臺灣的造船專家和技術,開發、制造世界級豪華游艇,制造豪華游艇已不是夢想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不遠的將來,我們有信心將這里變成中國北方地區頂級游艇生產、集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