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業新手成長為國內最大的玻纖制品企業,位于常州的長海玻纖只用了短短十年時間。翻開它的創業史,“突破反傾銷壁壘、成功上市、收購競爭對手”,一路的跌宕起伏,成就的是令人矚目的傳奇。
近日,德國史斐泰柯公司CEO格哈德先生,專程來到位于武進遙觀鎮的長海玻纖,與公司總經理楊鵬威一起商談產品改進事宜。史斐泰柯主產品是市政管道的內芯,三年前,格哈德選擇長海的玻纖產品,用作管道的內外層包裹材料。這幾年,雙方的合作日益緊密,長海的材料不僅能滿足德國“30年以上不滲漏”的標準,材質也越來越輕。
江蘇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鵬威表示:“我們現在解決了防腐的問題、強度的問題,輕重的問題,但我們還要讓它如果出現問題的話,我要讓它很容易修復,我不要把整個管道從土里挖出來,我們討論怎樣讓管道更容易修復。 ”德國史斐泰柯公司CEO格哈德介紹:“德國市場要求比較高,有一個比較好的供應商,能夠穩定地供應,比較穩定地合作,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就在不久前,歐盟委員會通過為期半年的嚴格復審,繼續認定長海為國內同行業唯一享有市場經濟待遇的企業,享受較低的稅率。這一讓國內同行羨慕不已的成就,來源于2009年歐盟對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發起的反傾銷調查。當時長海名列被調查名單中,從海外留學剛剛回國的楊鵬威,果斷地挑起了談判申辯的大梁,并贏得了那場硬仗。
楊鵬威說:“每一次我都會更加了解我的企業,每一次我也都在學他們的一些理念,深入了解他們的規則和狀況,這次歐盟反傾銷有一個復審,他告訴我們,你應該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企業了,以后不會再有了。因為2016年12月以后總體的WTO貿易規則改變,就不涉及市場經濟地位或非市場經濟地位的概念了。”
成功突破反傾銷,讓長海占據行業的制高點。2011年3月,長海股份又成功上市。
對于長海來說,每一個發展關鍵期,都是牢牢地把握,從不輕言放棄。在2012年,長海又主動出擊,參股重組了天馬集團,讓曾經的競爭對手成為了合作伙伴。
現在的天馬,不再吃大鍋飯,每個車間的主任都是一個“小老板”,正是長海的加入,通過機制創新給這個老牌國企帶來了巨大活力。
江蘇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俊介紹:“每個車間承包,每個工作小組承包,銷售業務員進行業績考核,相應員工的收入水平和車間管理層的收入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所以他們也比較有干勁。”
像天馬這樣規模的池窯,全省只有三個,都屬于長海獨創,通過高溫特殊處理,玻璃被拉成“絲線”模樣,這樣的材料,可廣泛運用于市政工程、風力發電、汽車制造等領域。
今年上半年,長海的產銷和利稅都獲得了30%的增長。現在,長海又邁出了產業招商的步伐,描繪著“長海產業園”的藍圖,希望通過價格讓利、參股經營等形式,將優質的下游企業牢牢吸附過來,在常州打造完整的玻纖產業鏈。按照規劃,長海生產的玻纖可以直接送到園區其他企業的生產線,不需要運輸和包裝,每噸原料成本下降300元,園區內的企業僅進貨一項每年就可以節約上千萬元,目前國內已有十多家相關企業申請進駐這一產業園。
雖然市場瞬息萬變,但長海堅信,朝著夢想前進的腳步不能停。
楊鵬威表示:“淡季確實有,但你的思想不能淡,不能預先判斷它是一個淡季了,我就放棄了,我就不努力了,我就等了,即使是真的淡季我們也要全力以赴。”
既擁有超乎尋常的市場敏感度,又有“不放棄、不能等”的追夢精神,也許,正是憑借著這些獨到之處,長海這個年輕的企業,才以最快的速度,成長為行業的巨人。
近日,德國史斐泰柯公司CEO格哈德先生,專程來到位于武進遙觀鎮的長海玻纖,與公司總經理楊鵬威一起商談產品改進事宜。史斐泰柯主產品是市政管道的內芯,三年前,格哈德選擇長海的玻纖產品,用作管道的內外層包裹材料。這幾年,雙方的合作日益緊密,長海的材料不僅能滿足德國“30年以上不滲漏”的標準,材質也越來越輕。
江蘇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鵬威表示:“我們現在解決了防腐的問題、強度的問題,輕重的問題,但我們還要讓它如果出現問題的話,我要讓它很容易修復,我不要把整個管道從土里挖出來,我們討論怎樣讓管道更容易修復。 ”德國史斐泰柯公司CEO格哈德介紹:“德國市場要求比較高,有一個比較好的供應商,能夠穩定地供應,比較穩定地合作,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就在不久前,歐盟委員會通過為期半年的嚴格復審,繼續認定長海為國內同行業唯一享有市場經濟待遇的企業,享受較低的稅率。這一讓國內同行羨慕不已的成就,來源于2009年歐盟對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發起的反傾銷調查。當時長海名列被調查名單中,從海外留學剛剛回國的楊鵬威,果斷地挑起了談判申辯的大梁,并贏得了那場硬仗。
楊鵬威說:“每一次我都會更加了解我的企業,每一次我也都在學他們的一些理念,深入了解他們的規則和狀況,這次歐盟反傾銷有一個復審,他告訴我們,你應該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取得市場經濟地位的企業了,以后不會再有了。因為2016年12月以后總體的WTO貿易規則改變,就不涉及市場經濟地位或非市場經濟地位的概念了。”
成功突破反傾銷,讓長海占據行業的制高點。2011年3月,長海股份又成功上市。
對于長海來說,每一個發展關鍵期,都是牢牢地把握,從不輕言放棄。在2012年,長海又主動出擊,參股重組了天馬集團,讓曾經的競爭對手成為了合作伙伴。
現在的天馬,不再吃大鍋飯,每個車間的主任都是一個“小老板”,正是長海的加入,通過機制創新給這個老牌國企帶來了巨大活力。
江蘇長海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邵俊介紹:“每個車間承包,每個工作小組承包,銷售業務員進行業績考核,相應員工的收入水平和車間管理層的收入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所以他們也比較有干勁。”
像天馬這樣規模的池窯,全省只有三個,都屬于長海獨創,通過高溫特殊處理,玻璃被拉成“絲線”模樣,這樣的材料,可廣泛運用于市政工程、風力發電、汽車制造等領域。
今年上半年,長海的產銷和利稅都獲得了30%的增長。現在,長海又邁出了產業招商的步伐,描繪著“長海產業園”的藍圖,希望通過價格讓利、參股經營等形式,將優質的下游企業牢牢吸附過來,在常州打造完整的玻纖產業鏈。按照規劃,長海生產的玻纖可以直接送到園區其他企業的生產線,不需要運輸和包裝,每噸原料成本下降300元,園區內的企業僅進貨一項每年就可以節約上千萬元,目前國內已有十多家相關企業申請進駐這一產業園。
雖然市場瞬息萬變,但長海堅信,朝著夢想前進的腳步不能停。
楊鵬威表示:“淡季確實有,但你的思想不能淡,不能預先判斷它是一個淡季了,我就放棄了,我就不努力了,我就等了,即使是真的淡季我們也要全力以赴。”
既擁有超乎尋常的市場敏感度,又有“不放棄、不能等”的追夢精神,也許,正是憑借著這些獨到之處,長海這個年輕的企業,才以最快的速度,成長為行業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