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遠景能源自主研發的4兆瓦海上智能風機批量下線以來,近期屢獲訂單,其中包括江蘇如東潮間帶130兆瓦風電項目。預計今年遠景在國內的風機出貨量將達200萬千瓦左右,實現銷售額100億元。
搶抓國家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機遇,江陰市依托機械裝備制造優勢,以龍頭企業引領,積極培育風電裝備企業集群,鏈式發展撬動能源經濟。目前,全市32家風電整機、關鍵零部件和配套企業,內部配套率超過50%,形成了頗具規模的風電裝備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江陰風電裝備特色產業基地也于日前順利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復核。
受到風電市場整體回暖的利好刺激,今年以來,國光重機生產的風機主軸,對幾家風機廠商的銷售數量已遠遠超過了年初簽訂的采購框架協議,預計今年風機主軸產量將比去年翻一番。盡管2010年才涉足風電行業,但國光重機憑借在熱加工方面的技術優勢,目前在風電主軸市場的占有率已達20%,穩居國內前三。
在遠景能源、國光重機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下,江陰市的風電裝備行業已實現集群式發展,呈現出創新能力強、產業鏈完整等特點。整機龍頭企業遠景能源的智能風機銷售增長迅速,將在今年進入風電全國前三甲。吉鑫風能生產的輪轂、底座、輪軸、齒輪箱體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15%,在同類企業中位居第一。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機葉片制造商艾爾姆也在江陰投資建廠。據統計,目前全市風電制造企業中,有17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行業內各種專利400多項、認定的省以上高新技術產品30多項,實施國家火炬計劃、省級支撐項目各6項,制定了100多項行業、企業標準。
隨著風電產業的迅猛發展,江陰市已形成風電用特種鋼材生產,葉片、涂料、輪轂、底座、輪軸、齒輪箱體、法蘭、主軸、塔筒等風電零部件及配套件制造,控制器等電子控制部件制造,風電整機組裝等較為完整的風力發電設備及配套產品的生產組裝產業鏈。不少企業成為美國通用電器、丹麥維斯塔斯、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和國內金風、國電等公司的直接或間接配套企業。近5年來,全市風電裝備銷售規模年均增幅24.5%,2013年底達到135億元。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復核為契機,江陰市將以產業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集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企業集群,延伸完善產業鏈,努力把基地打造成國際國內具有影響力的風電裝備產業研發中心和智能化、跨國型制造高地,力爭通過未來5年的發展,年銷售規模達到300億元,將風電整機的內部配套率提高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