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鄞州區人社和環保部門通過寧波市外國專家局引進德國污水處理專家,求解鄞州電鍍城污水處理難題所帶來的多贏局面。
2004年建成投產的鄞州電鍍城聚集了當時分散在全區的52家電鍍企業,時至今日仍是全省最大規模的電鍍園區。但在其運行的十余年間,隨著國家環保標準不斷提高,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已無法滿足要求,廢水中重金屬對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逐漸成為窩在當地百姓心頭的“環境之瘤”。
而對于不少電鍍企業的企業主來說,一方面,去年6月“兩高”對于環境污染案件的新司法解釋中,明確提出非法排放含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嚴重危害環境、損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不管排放量多少,只要超出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三倍以上,就可入罪。這一新司法解釋成為諸多電鍍企業主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倒逼他們轉型升級,提高電鍍污水處理水平。另一方面,一向讓企業主們頭痛的電鍍廢水內,其實含有大量重金屬物質,如果處理回收得當,其資源價值不言而喻。
今年上半年,經寧波市外國專家局推薦、引進,鄞州就電鍍城污水處理項目與德國資深環境評估和污水處理專家葛哈特·施密特先生進行了多次對接。針對電鍍城的實際情況,德國專家提出了關于污水處理和重金屬資源回收利用的CKR(非膜工業循環水處理)工藝,這一針對電鍍污水的處理技術,相較于傳統的膜滲透/電滲處理工藝有著巨大的優勢。以含鉻電鍍污水的處理為例,以舊工藝處理一噸污水疊加成本為34元,而CKR成本僅為7.87元/噸,與此同時,新技術處理還將實現無電鍍污泥排放,處理水排放降低90%,同時,在處理過程中,每處理一噸含鉻電鍍污水,可回收鉻酸0.64公斤,折合市場價15.36元。
“德國專家帶來的新工藝,污水處理池和處理設備所需用地,只有舊工藝的三分之一,而且,整個處理過程都是自動化操作,還可以為我們節約不少的人力和場地成本!”一家進行過嘗試的電鍍企業負責人承認,正是這些實打實的實驗結果,促動了他對電鍍污水處理設施實施全面技改的決心。
如今,當地已有許多電鍍企業爭相引智入企,實施電鍍污水處理技術的系統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