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纖產業按深加工程度由淺至深分為玻纖紗、玻纖制品、玻纖復合材料,玻纖紗行業技術與產能的增長已經歷國外向國內的轉移,目前處于成熟期,而制品及復合材料則正在經歷這輪國際產業轉移,國內增速將高于全球,同時集中度提高。長海產品橫跨玻纖紗至玻纖復合材料,是國內有限的擁有較完整產業線和豐富品種的玻纖企業,天馬的整合進一步完整長海的玻纖產品體系,它們的協同效應正在釋放,我們看好長海在行業集中度提升過程中的位置。
2014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增27%,綜合毛利率提高1.83 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增46.7%,符合預期。分產品看:短切氈多用于出口,受益于歐美經濟復蘇,短切氈收入增長31.2%;風電等終端需求刺激,同時7 萬噸玻纖紗生產線達產,上半年玻纖紗收入同比增長416%;涂層氈產能利用率不到50%,收入同比下滑約30%。2014 年上半年玻纖紗價格低于去年同期,短切氈、薄氈毛利率相較去年同期提升。
短期看點:需求復蘇,下半年玻纖紗及制品漲價確定;天馬整合,協同效應正在釋放。玻纖終端需求復蘇確立,7 月巨石集團對全球客戶進行6%的漲價,除部分戰略客戶,漲價執行到位,占全國產能1/3 的巨石集團漲價吸引行業跟漲,長海也于6月上調制品及復合材料價格約6%。這一漲價可持續至年底。除此之外,天馬將于下半年進行全年并表,業務協同正在進行。過去一年長海已完成銷售考核、人員、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未來天馬將收縮毛利率較低的品種,擴產樹脂、精細化工等占地小,投入少,產出效益高的產品,發揮它在樹脂及化工制品上具備較強的研發及技術優勢。
長期看點:伴隨著玻纖業逐漸向深加工,向國內轉移,玻纖制品及復合材料行業壁壘增高,集中度提升,同時玻纖終端需求分散、技術進步與研發周期較長,這一特點使得長海將著力于技術含量高,產業鏈契合度佳的產品,并購或可期。
盈利預測:2014、2015、2016 年EPS 分別為0.81 元、1.08 元、1.44 元,對應PE 分別為21 倍、16 倍、12 倍,維持“買入”評級。風險提示:國內經濟增長乏力、天馬協同效應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