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排水系統由排水管網、泵站、雨水(截流、調節、處理)池、污水處理廠等設施組成,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而城鎮排水管網肩負著城市防汛排水、污水收集輸送的重任。8月1日,上海市水務局處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唐建國與中國水網顧問、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原副總工程師杭世珺做客E20環境平臺第二期“鏗鏘三人行”,就時下引發熱議的管網相關問題與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E20環境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進行了深入探討。唐建國從管道建設和運行管理兩個方面談了自己的認識。
排水管道建設的4個要點
談到具體如何做好排水管道的建設,他總結了四個要點:管材質量好,管道基礎要托底,接口要嚴密,溝槽回填要密實。
首先,管材質量要好。
唐建國指出,在國家大力提倡采用新材料管材的推動下,塑料管材和玻璃鋼夾砂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目前我國對柔性管考核技術指標并不完善,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上,對玻璃鋼夾砂管,或者塑料管的管材只對環剛度做了要求,而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指標——環柔度卻沒有考慮在內。
唐建國解釋,環剛度,是指管道抵抗外力(外壓)時彈性變形的能力。剛度過小,管材可能發生過大變形,而失穩;剛度過大,則由于慣性矩過大,導致成本過高。而提高管道剛度又可以偷工減料,如增加石英砂厚度來加大壁厚,這樣造價便宜可以使成本降低,但是卻讓管道失去了彈性。由于管材采購往往由施工單位進行,很容易被一些廠商鉆空子。唐建國提出,為保證管道的質量,應加強對管道進行批次抽檢。即進行扁平試驗。環柔度指標即是針對剛度指標的補充和完善,沒有足夠的環柔度,就沒有良好的彈性,沒有良好的彈性,變了形的管道,怎么能夠恢復起來。剛度越大實際上,環柔度越差。高剛度管道,實際上也失去了柔性管的特征。
環柔度檢測,環柔度達不到要求,因變形導致管壁分層
其次,管道基礎要托底。
唐建國指出,目前管道基礎起不到托起管道的作用,如鋼筋混凝土管道是要求做基礎的,但是是平基礎,造成管道承口擔在基礎上,導致基礎既不能約束管身,也不能夠約束接口(保證接口到位);再者,目前的柔性管都不做基礎,是沒有基礎的,但是柔性管道已是高剛度,沒有基礎合理嗎?可惜沒人研究。
這種“凹”型基礎,讓管身全部落在基礎上,承口限定在凹槽中(為接口嚴密創造了條件),管道和基礎成為“鏈條”,可以良好適應允許的沉降變化
再次,管道接口要嚴密。
管道在施工過程中常常由于施工方法和操作規程等管理問題而致使管道接口無法完全到位,為了保證接口完全能夠完全到位,首先要按照兩節管道承插接口完全到位的尺寸做好上述“凹”形基礎;再按照若干節管道承插接口完全到位的尺寸長度定位,將預制檢查井做好,為了能夠保證管道插口能夠完全裝進承口內,最好在插口一定位置處,劃出標記線,最后將管道“安裝”進去。實際施工中設計、監理決不能夠再隨意同意施工單位變更井位。唐建國在此提到曾考察過上海某德國企業的排水管道施工,就是使用這種方法。所以排水管道不是敷設出來的,而是安裝出來的。
唐建國在講到管道接口問題時強調:“不管排水管道使用的是化學建材管還是各類其他材料,我們都推薦使用承插橡膠圈接口,優點是止水效果好、允許微量變形。排水管道的施工,接口到位、嚴密、不漏水是最基本的要求。”
這種施工方法能夠保證管道接口到位嗎?
先做管道,后做井,又怎么能夠限定管道接口嚴密呢?
最后,溝槽回填要密實。
唐建國表示,回填是保證管道與周邊土體形成一體的重要環節,特別是采用化學建材管道,就必須要求“管土”一體,這是保證柔性管能夠承受荷載的重要保證。目前經常以加快施工速度為由,采用黃沙回填。由于南方許多地區,排水管道實際是“埋在地下水層”中的,由于施工中種種問題,如管道接口不嚴密、管道變形、黃沙回填沒有夯實到位。而沙子的特點是“遇水流動”,導致沙子從管道不嚴密處進入管道中,逐漸溝槽就空了,道路陷路塌的很大原因是由于黃沙回填造成的。
因此,唐建國強調:“好的回填,還是采用原土回填,溝槽回填應堅持原土回填,并控制好含水率和密實度。”高質量的回填,是保證管道安全的基本保證,而合格的接口又是避免外來水(地下水、河水)滲入的基本保證。
如何進行排水管道維護管理?
管道建好后埋在地下看不到摸不著,維護管理的重要性就更加彰顯出來。只有把排水管道維護好,才能夠有效把排水系統的作用發揮出來。所以一個建設質量高的排水管網系統,還必須維護好,管理好。唐建國對排水管道維護管理也總結了四個要點:清通養護要經常,管道檢查要定期,病害整治要跟上,GIS系統要動態。
首先,清通養護要經常。
排水管道受輸送介質的影響,污泥一定會在管道中沉積,上海每年要從管道中清出近三十萬噸污泥。這些污泥不清出來,一則會堵塞管道,降低管道功能;二則在雨季這些管道中的污泥會進入河道中,我們很多城市內河,下雨就黑,與排水管道淤泥進入有很大關系。上海近年來,每個月都對各區縣排水管道養護情況進行第三方監測,評比,通報區縣政府,有效推進了養護管理工作。這是一個經常性的工作,必須常態化。國內行業標準《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維護技術規程》對養護質量做了明確要求?!冻擎偱潘芮c泵站運行維護技術規程》也在修訂中,更加強調養護質量。
這么多的積泥,不清出來,還能夠流水嗎?不清出來,這些積泥就進河道了
其次,管道檢測要定期。
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排水管道檢測標準,檢測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管道的狀況,并要對它進行評價。我國的排水管道結構性病害、功能性病害是非常嚴重的,唐建國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目前的管道病害。他提倡要用現代化的手段,對管道進行定期檢查。檢查的目的是摸清管道存在的問題,其意義與我們定期體檢一樣重要,國外均將管道檢測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國內很多城市已擁有,并掌握了國際現代檢測設備和技術,國內也在大力發展相關設備和技術。只有檢測了,才能夠給管理部門提供看得見的地下管道實景,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唐建國認為,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理部門對排水管道的掌控依據,只有圖紙,一些城市雖說建立了排水管道地理信息系統——GIS。這些GIS也多是管徑、標高、長度、管材等屬性,維護管理信息是沒有包括在內的。要與維護管理相結合,并為管理提供依據,就不但要建設GIS,而且要結合前述維護管理要求,將GIS動態化。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
唐建國總結,管網建設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來規范運行管理。管網建設工作任重道遠,建設要高度重視,從沒有到有。但是有的目的是,給城市提供一套能用的排水管道,新建能用的標準是:不漏、不破、不塌、不變形、順暢流動。這就要求,排水管道建設一定要把好管材、基礎、接口和回填關。同時加強排水管道養護和檢測工作,既要養生又要治病,加強預防性修理,為管網建設建立健康檔案。
唐建國指出,總的來說政府對管道是很重視的,近兩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排水管道建設、管理方面的政策:2013年3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23號);國務院2013年9月6日,《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36號);2014年1月1日施行的國家《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2014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
對此,唐建國表示了期待:希望排水管道建設能夠迎來新的春天、能夠像污水污泥處理一樣得到重視。同時,提供了一份《德國排水管道設施和污水處理狀況介紹》,以其對我國排水管道建設和維護管理提供借鑒。
唐建國簡介:
上海水務局處長,教授級高工。曾在在青海省建工建材學校、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和上海市排水管理處工作,2004年調至上海市水務局。經過三十多年的設計、運行管理和行業管理實踐,在排水專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我國排水行業知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