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四屆中國新能源電動車產業聚智峰會在中國綠色動力能源中心、中國動力電池之都的浙江長興縣落下了帷幕。
作為中國最大的綠色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的新常態。在“新常態”下,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勢必要轉變觀念,適應“新”特點,共同應對電動車產業發展的壓力和挑戰。
當前,國家也把新能源行業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引擎,努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和諧共贏局面。生態建設、霧霾治理已成為重點話題,發展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已逐漸成為社會共識,是大勢所趨。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建設,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共同推進生態文明,這也是新能源企業的責任所在。
張天任認為,創新轉型、包融合作、互利共贏,是當前電動車企業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電動車產業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韓作樑也表示,分析了“新常態”下鉛蓄電池工業的壓力和機遇,提出鉛蓄電池產業在經濟新常態下要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要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破解企業發展難題;要深化行業合作,實現包融發展、互利共贏。
“相信只要我們以創新驅動行業轉型,以科技推進產業升級,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抱團發展,我國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必將大有可為。” 韓作樑說。
中國自行車協會馬中超理事長在峰會上說,電動自行車的明天仍然充滿期待,電動汽車發展更是目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峰會上,整車生產企業分別就“中國電動汽車如何搶抓機遇跨越發展”、“中國電動自行車怎樣沖破瓶頸來突圍”為主題進行高峰對話。
時風、綠野、北易、富路、唐駿等電動汽車負責人和吳鋒、胡信國、王金良、陳紅雨、柳厚田、趙金保等行業專家,分別從政策、科技、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本世紀以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外發展的如火如荼、熱火朝天,好一番熱鬧的場景。由于特斯拉的異軍突起以及霧霾的肆虐,電動車市場被輿論界寄予厚望,大家期望看到國內電動車市場能快速啟動。
業內人士博士,經過10多年的努力,中國電動汽車自主創新取得了重要突破,自主開發的產品開始批量化進入市場,發展環境逐步改善,產業發展具備了較好基礎,具有了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比較優勢。
整車生產企業也以為,發展新能源電動汽車,不僅需要集成汽車、能量儲存和控制等技術,還需凝聚來自政府、工業界、研究機構、電力公司、交通部門和用戶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