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在泰山腳下的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秉承了泰山五岳獨尊的雄偉氣勢,依托滿莊嶄新的現代化工廠,向玻纖行業的制高點強力挺進,踏上了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的不凡征程。
走進滿莊新區的生產車間,先進的檢裝機械手,搶眼的自動導引運輸車,飽滿的條條生產線,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高速運轉,裹挾著泰山玻纖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濃厚氛圍撲面而來。聞名而來的國際同行參觀后紛紛感慨:震撼!
2014年上半年,盡管玻纖市場仍處于低谷,但泰山玻纖卻逆市實現了盈利,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滿莊新區改變了生產面貌,增強了泰山玻纖的信心。泰玻董事長兼總經理唐志堯說,這是“顯變”。
優化企業結構和資源配置,加強基礎管理和技術創新,從注重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從注重國內經營向國際化經營轉變,從產業鏈低端向專長高端轉變,這是泰山玻纖近年來苦練內功、降本增效的“隱變”,也是泰玻提升自身競爭力的一個質變。
靠產品認識客戶
“唐總非常重視客戶”,這是泰山玻纖管理層對董事長唐志堯印象最深的一點。
“認識一個企業,首先是認識它的產品”,唐志堯強調,“泰玻要靠產品認識客戶”。
7月24日,泰山玻纖召開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數據顯示,1至6月份,泰山玻纖銷售收入完成全年目標的53.05%,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上半年產銷量創歷史最好水平,產銷率超過100%,銷量增長大于產能增長,庫存持續降低。
“產銷率的問題就是產品質量的問題。”泰山玻纖從提升產品質量入手,通過一系列的產品結構調整,產品質量和檔次有了大幅提升,銷售也水漲船高,主流產品順利進入美國、歐洲、日本等高端市場,一舉改變了泰山玻纖在同行中的印象。在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下,泰山玻纖打了個翻身仗,樹立起標桿形象。

泰山玻纖副總經理劉洪剛介紹,原來是開發部開發產品,技管部確定產品,車間加工制作,銷售部對外銷售,就像“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出現什么問題,這種機制容易造成各方扯皮現象。實行新機制后,各個產品團隊成為一個跨部門的組織,將市場、開發、工藝技術以及生產合四為一,從頭到尾、從外到內融合到一體,每個事情都有專人負責。
劉洪剛舉例說,他還兼任風電產品總監,領導著幾個小組,團隊內各有分工,他平時和團隊人員經常探討產品的具體細節,每個月都要分析很多情況,作為公司高管,與產品團隊打成一片,遇到事情一體化調動、協調,如此一來,團隊執行力大大加強了。
這是泰山玻纖垂直扁平化管理應用到產品開發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它彌縫了研發與市場的斷裂,促使技術開發人員的目光始終關注市場和客戶需求,開發市場和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目前,風能產品、短切纖維、熱塑材料等成為泰山玻纖的主流產品,此外,泰玻產品突出了“高、新、特、異”,即高端、新領域新行業、特殊產品等。
隨著泰山玻纖產品競爭力的凸顯,銷售和生產計劃部門信心倍增,排產更多考慮售價、毛利率、利潤貢獻等因素,向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傾斜。例如風電產品和熱塑短切纖維,放量很大,多軸向車間的生產一直處于滿負荷狀態,而且基本是零庫存,以前沒有出現過這種現象。
在研發能力、產品品質提升的同時,泰山玻纖打破以往的銷售承包制,適時推進價值型營銷策略。銷售考核不再只注重個別指標,而是將銷量、價格、服務、新客戶開發、新產品推廣、毛利、應收貨款、風險管理等一系列指標作為銷售體系的根本。怎么把產品價格賣得更高?怎么使公司的毛利率更高?怎么引領公司開發高附加值的行業和市場?成為銷售人員經常思考的問題。為落實價值型營銷,公司對銷售部門的考核也進行了調整,把考核從以量為重點,轉向以毛利率、回款率、新產品和新客戶開發為重點。
隨著新區生產線投運,以及耐堿纖維、S纖維等高端產品投產和風電產品擴產,泰山玻纖在銷售環節也推進扁平化管理,改變了原先省市劃片的銷售格局,成立了熱塑、風電、電子布、電子紗、耐堿纖維等專業銷售團隊,直接面對客戶和市場。
“外面的世界才精彩”,泰山玻纖領導層積極推動與國際大公司合作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耐堿和S-1HM玻纖項目就是泰玻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并與國際一流公司合作的成功項目。

同樣,與美國AGY公司合作生產S纖維是另一個進入高端產品領域的成功案例。這一次,泰山玻纖投資,AGY提供美國政府審查通過的專用配方,雙方品牌同時使用。國際合作與技術引進雙結合,泰山玻纖用務實精神擁有了兩款國際前沿產品,提升了泰山玻纖的國際知名度。
靠創新助推轉型
集團董事長劉志江到泰山玻纖調研時要求:抓好創新工作,搶占技術發展制高點,體現創新價值。
滿莊新區8萬噸生產線為何能震撼眾多的國際國內客戶?唐志堯說,是很多新技術的集成,新項目的專業技術創新有很多,工藝技術、窯爐技術、漏板技術,工藝布置,包括節能、余熱利用技術,這些在國內都處于非常先進的水平。
泰山玻纖今年上半年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在低谷中實現歷史性轉變,正是得益于科技創新的厚積薄發之力,得益于科研資源的協同發展。
多年來,泰山玻纖堅持高標準高起點搭建創新平臺,先后建設了行業內唯一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和電子纖維領域分技術中心,建立了行業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山學者建設崗位、山東省重點企業實驗室和院士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
為規范科研管理,加快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新工藝提升,泰山玻纖形成了由總經理主導科技創新管理,以公司領導為“決策層”、以技術中心為“管理層”、以技術人員與科研院校為“開發層”的三級開發模式;并以工藝技術為主線成立了6個技術專業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制定了各專業組工作標準和規范。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泰山玻纖把廣攬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2011年,泰山玻纖積極推進技術、技能、管理三大序列員工評定及薪酬管理體系改革,完善晉級機制,通過公正、透明、規范的考核機制,為科技人才規劃個人發展開辟了“綠色通道”;健全了技術創新評價體系,每年都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或團隊給予獎勵,增強了科研積極性和創造性,科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泰山玻纖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累計承擔國家863計劃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際合作計劃2項,國家、省市技術攻關項目86項;18項新產品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授權專利86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16項新產品、新技術獲得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進步獎。
泰山玻纖每一次重大的飛躍,都與科技創新息息相關。經過17年的自主創新和發展,公司現已擁有高熔化率大型池窯生產線設計、純氧燃燒技術、玻璃原料檢測分析及配方開發、浸潤劑改性、大漏板開發、玻纖制品深加工、物流自動化等核心技術。自主設計建設的8萬噸級池窯拉絲生產線,實際生產能力已達到年產9.5萬噸規模,單位產品能耗比原本部池窯平均節能35%,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527,這個數字是泰玻人2014年跑道盡頭要撞的那根線。
2013年底工作會上,泰山玻纖管理層要求,2014年以降本增效為核心,全面提升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年度生產經營指標。
降本增效做貢獻的理念如何落實?泰山玻纖的回答是全員參與。全年降本增效目標4527萬元,所屬10個單位層層分解,每個部門都有任務,每個人都要從自己的職責分工上思考怎么降本增效。“每個部門的降本增效目標都是公司主要領導一個一個、一條一條審過來的,審定之后,每個月落實,每個月追究,每個月管理例會必須要匯報這方面內容。”泰山玻纖生產計劃部部長姜大勇介紹說。
“我們降本增效目標定的是1400多萬元,上半年完成800多萬元,這是一個比較實的數,是通過財務數據反映出來的,刨除了非主動降本的因素。” 泰山玻纖副總經理兼泰山玻纖鄒城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國說。
在天然氣漲價、職工養老保險基數上調等客觀壓力下,承擔了最大降本增效任務的鄒城公司通過產能提升、降低采購成本、產品結構優化、控制人工費用降低能源和原料消耗等多種具體措施挖潛,著力提高生產效率。“原材料都在漲,但我們的成本是下降的。”張國介紹。
生產的穩定也是降本增效的一個關鍵環節,張國說,這從滿筒率的變化能夠感受到。鄒城公司二線因為窯齡超限,滿筒率徘徊在45%-55%之間,作業效率88%左右,很難超過92%,通過改造,現在作業效率97.5%,滿筒率75%,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滿筒率的上升,使得占用的人力、物料減半,成本就降下來了。
唐志堯認為,生產本身抓不好,那是最大的浪費。近年來,泰山玻纖在淘汰落后、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新區建設方面下足了功夫。
讓國外同行深感震撼的滿莊新區生產線,從里到外、從邊到際,點點滴滴都流淌著降本增效的理念。泰山玻纖副總工程師、項目管理部部長王振水介紹說,滿莊新區項目投產以后,降本增效效果非常明顯,噸產品成本降了600多元;這得益于新技術的應用、裝備水平的提高、烘干及窯爐余熱的利用。
玻纖是連續作業的產業,泰山玻纖注重設備的穩定性和耐用性,拉絲車間要求24小時不間斷生產,設備穩定性的提高,相應帶來了成絲率和運行效率的提高,目前成絲率超過95%,運行效率達到99%,在行業內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峰值。姜大勇說:“高起點的建設和先進設備的運用,雖然初期投資大了一點,但長遠看是一個對的決策。拉絲機原來一周要停修1200分鐘,后來降到800分鐘,現在是15分鐘。停1200分鐘,相當于一臺機器停一天。”
新區項目的成本優勢今年體現的非常明顯:余熱利用使得新區烘干基本不用天然氣了,整個廠區每噸產品天然氣消耗量比本部老生產線減少了近一半;人員配置方面,原來6萬噸生產線僅生產人員就需要700人左右,現在新區9.5萬噸生產線只有413人,而按照原來的水平,則需要1000人;自行設計的大流量漏板,白金損耗率以及能耗都低了很大一截。
滿莊新區在節能方面實現的降本效果同樣明顯。工廠建筑保溫,比原來節能一倍,動力成本只是原來的三分之一;新區基本上沒有蒸汽采暖,只用低溫熱水進行采暖;經過系統的開發試驗,泰山玻纖研制出適合自身生產工藝特點的廢渣綜合利用方法,解決了廢絲綜合利用難題,年節約原料成本500多萬元,實現了循環經濟,三廢治理效果良好。
物資供應方面,面對各類原材料價格上漲態勢,泰山玻纖積極應對,嚴格控制總采購成本。泰山玻纖積極響應集團關于招標采購的相關要求,黨政領導大力推動,由點至面推行招標采購并形成制度化,大宗材料一年一招,及時發布招標公告,每年6月舉行招標會。泰山玻纖對新供應商進行全面考察、調研,達標者納入合格供應商;招標現場臨時指定評委,吸收職工代表參加評標,現場開標,不走過場動真格,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受到了供應商的認同。通過招標,價格下來了,質量上去了,用量的優勢平抑了價格,采購成本大幅下降。其中包裝材料類降本最大,比以往降低了四成左右。如今,泰山玻纖招標采購已實現全覆蓋。此外,泰山玻纖按照降本增效計劃,著力減少庫存成本,在保障生產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初步實現國內采購物資零庫存管理。
在泰山玻纖,降本增效的故事俯拾皆是,泰玻人對降本和創新的重視與執著,有如融到血液中一般。唐志堯曾說,在玻纖行業,做企業、做管理,搞到中上水平不難,難的是搞到頂尖水平。
如今,泰山玻纖已在大型玻纖池窯生產線建設等方面站上了一個個制高點,未來如何跨越發展,占領一個又一個新的制高點?
“就像修行一樣,有新的目標才能不斷發展提高。”作為專家型企業負責人,崇尚勤奮的唐志堯表示,新區首條生產線的建成達效只是一個新起點,玻纖行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沒有止境,泰山玻纖的調整提升任務還遠未完成,潛力還遠未充分發揮出來,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泰山玻纖打造成為中國玻纖行業最有競爭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