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回暖,近日,記者發現,資本市場并購重組風潮愈演愈烈。我市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其中,一向民營經濟活躍度高的武進地區兼并重組事件更是時有耳聞。
并購重組魔力何在?
記者從市金融辦上市處了解到,目前,我市企業兼并重組主要有3種模式。一種是定向發行股票;一種是現金購買股權;一種是增量注入現金,直接取得控股權。這幾種方式各有利弊。但對于涉及上市公司的案例而言,不論是用股權交換,還是現金注入,均需通過審計、評估、股東大會、證監會等多個環節,過程相對繁瑣、透明、規范。從某種意義上說,經過這些嚴格程序后的并購重組,股東與股民、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利益均能得到最大化的實現。
在資本市場上,通過并購重組實現枯木逢春、舊貌換新顏的例子屢見不鮮。
譬如,近期(9月),國投中魯發布了預告,擬向我市企業江蘇環亞全體股東以非公開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其持有的江蘇環亞100%股權,并將其持有的國投中魯11635萬股股份,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國投協力發展。這就是典型的通過定向發行兼并重組、借殼上市的案例。如果這一重組能夠成功,國投中魯就能出清全部負債,并利用股票而非現金,獲得江蘇環亞的股權,從一家果汁加工商轉型為醫療專業服務供應商。同時,江蘇環亞能借道國投中魯實現資本證券化,企業后續發展更有推動力;而其股東持有的股份日后很可能借此利好,進一步獲利。
于10月16日復牌的我市創業板企業——長海玻纖擬通過現金支付和定向發行股票收購常州天馬集團的重組方案被否定。受此影響,復牌后,長海股份股價一度下挫6.27%,從停牌前的每股20.98元跌至每股18.82元。根據此前的方案,長海玻纖擬以每股14.77元向6名對象定增2069萬股及支付現金4380萬元,購買天馬集團68.48%股權,標的資產作價3.49億元。完成后,天馬集團將成為長海的全資子公司,長海玻纖將進入玻纖增強熱固性樹脂及輔料、玻纖增強復合材料等產品領域。據證監會的審核公告,由于重組標的資產部分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標的資產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沒有通過該重組并購方案。
而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的新城b股(我市地產公司)自10月31日迄今,仍在停牌中。
其實,近年來,我市多家上市企業均通過并購重組實現了產業的轉型升級。譬如幾年前億晶光電借殼浙江海通上市。在當時,也被市場認為兇多吉少。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億晶光電經歷了光伏業的嚴峻考驗,已經持續回升。本月,億晶光電新獲4億元的光伏組建采購合同,受此影響,億晶光電的股價經過放量大漲后仍維持在高位震蕩。我市曠達股份同樣通過收購光電相關企業,從傳統的紡織制造業進入了光電新能源領域。
長在常州,現居美國從事金融工作的x先生告訴記者,兼并重組在美國已經非常成熟。“在美國,金融公司數量龐大、分類繁多,定位清晰。就兼并重組這一門類就能找到無數金融公司提供服務。”
而在本市從事證券業的某資深業內人士則表示,兼并重組對券商而言也是多元化經營的一個方向。“通過重組,債權人的權益最先受到保護,被兼并的企業或得到資金,或得到股票,所持的機器廠房等不動產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銀行借出的錢款有了愿意承擔的債務人。而我們,可為有資本、有意愿的企業和有潛力但暫時遇到困境的企業牽線搭橋。很多私募也在從事相關業務。成功的兼并重組就是多贏。”
據悉,今年以來,我市多次召開新三板推進會、股改動員大會。雖然從表面上看是為了上市,但最終目的是推動我市更多企業建立股權明晰的現代化企業制度,從而能通過不同渠道增加直接融資的機會,整體上助推我市高新技術類、創新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