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埃中記紹者在聽取埃及泰達投資公司執行董事魏建青介紹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建設和發展情況。
人民網開羅11月13日電(記者劉水明 王云松)11日至12日,來自埃及主流媒體和中國常駐埃及的近40名記者在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的組織下,前往開羅東南120公里處的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進行聯合采訪。期間,兩國記者走訪了埃及泰達投資公司,參觀了中國在埃及投資金額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建設速度最快的工業項目——巨石埃及公司年產8萬噸玻璃纖維生產線,并采訪了蘇伊士西北灣經濟區總局。返回開羅時,記者們還專程前往埃及“智慧村”參觀了華為培訓中心。兩天的采訪時間雖然短暫,但兩國記者共同見證了埃中友好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埃及記者們表示,衷心希望埃中友好不斷加強,經貿交往更加密切,以造福兩國人民。
中埃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緊鄰蘇伊士運河南部入口處,地理位置優越,距離埃及第三大港口因蘇哈那港僅兩公里。截至2013年年底,已累計投資近9000萬美元,高標準建成1.34平方公里起步區。在合作區沙盤前,埃及泰達投資公司執行董事魏建青介紹說:“目前合作區已有58家入駐企業,總計吸引合同投資額6.1億美元,提供了近2000個就業崗位,已初步形成石油裝備、高低壓電器、紡織服裝、新型建材和機械制造在內的五大產業園區。去年年底,合作區擴展區6平方公里土地開發合同正式簽署,目前全面建設已經展開。根據項目規劃,擴展區將吸引150家企業入駐,投資金額將達20余億美元,實現銷售額80億—100億美元,可為埃及創造約4萬個就業機會,并為埃及的產業升級、出口創匯、增加稅收等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巨石埃及公司,總經理陳紀明介紹說,公司一期項目總投資2.23億美元,年產能8萬噸。目前雇用埃及員工870余人。該項目不僅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超大型玻璃纖維池窯生產技術,還倡導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的管理理念。未來3年,巨石埃及公司將逐步實現管理崗位本土化。根據市場變化,未來還將分步再投資3.5億美元,打造一個年產20萬噸的非洲唯一的世界級大型玻璃纖維生產基地,以滿足周邊地區日益增長和多樣化的需求。
在明亮寬敞的車間內,埃及工人身著整潔的工作服,有的在熟練地操作電腦,有的在流水線上認真工作,還有的在實驗室內一絲不茍地進行原料稱量。巨石埃及公司副總經理伍強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的產品95%銷往歐洲、土耳其和中東市場,實現銷售收入近3億埃鎊,出口創匯超過4000萬美元,進出口所繳納的稅金超過1億埃鎊。
蘇伊士西北灣經濟區總局副主席穆罕默德·里法特對埃中經貿合作區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它是兩國友好合作的象征??偩种飨砝锓ㄒ?middot;穆罕默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埃及地處歐亞非三洲的交匯之地,以埃及為依托,中國企業的產品可以更好地進入歐洲、阿拉伯和非洲市場,目前中國正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這對促進埃中經貿合作將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非洲記者協會秘書長薩米亞·阿巴斯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四五年前,我來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參觀時,到處還是一片荒蕪景象,而現在已有數十家企業入駐,短短幾年內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真的非常了不起。特別是巨石集團,選擇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埃及來投資設廠,不僅公司能盈利,而且還向埃及繳納大量稅收、創造眾多工作崗位,并帶動埃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是埃中經貿合作互利雙贏的最好證明。”
《金字塔報》外事部副主任穆罕默德·奧斯曼說:“此次參觀采訪令人印象深刻,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充滿生機,預示著埃中合作前景廣闊。埃及是中國倡議共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一站,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中國企業來埃及投資,參與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等項目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