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持續半年的“第十六屆中國專利獎”評選評審活動落下帷幕,國際復合材料公司“一種高強度高模量玻璃纖維TM”發明專利再摘桂冠,喜獲第十六屆中國專利材料領域優秀獎,這也是該公司首次獲得國家級專利獎項。
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新清潔能源風電的首選原材料,國際復合研發的TM玻璃纖維有效解決了高強、高模量玻璃表面惰性大的技術難題,其技術指標達到國外高強纖維水平,比我國專利局公布的高強玻纖專利具有更高的強度和模量,彌補了國內高強度高模量玻纖空白。
與此同時,公司圍繞該項目,在玻璃配方、貴金屬漏板及工藝方面獲得相關4項發明專利,使TM玻璃纖維成功應用于國內風電葉片、高壓容器、高壓管道、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市場,成為2014年該司角逐中國專利獎的“殺手锏”和笑傲市場的“銷售新貴”,成功進入風電巨頭LM等高端客戶視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與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聯合舉辦的“中國專利獎”,代表了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榮譽,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此殊榮的獲得,標志著國際復合公司研發創新實力和知識產權管理得到充分肯定。
據了解,國際復合每年用于研發的投入都在公司銷售額的3%以上,對技術創新的獎勵超過100萬元,單項科研最高獎勵達50萬元。同時,公司還高薪聘請美、日、俄等國專家,壯大研發隊伍,增強研發力量。在TM玻璃纖維技術運用方面,公司更是下“大工夫”,在原配方上進行多次改良,試驗TM1和TM2配方。目前,公司擁有2條TM玻璃纖維生產線,產能達到7萬噸。
而隨著知識產權成為當今各國及企業發展和博弈的重要手段,國際復合也愈來愈重視專利保護及運用。公司從TM玻纖市場推廣開始就積極對該配方產品采取保護措施,先后在中國和美國獲得授權,進而為海外市場進行戰略布局。與此同時,公司專門成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小組,制定《專利管理制度》,對公司其他技術專利、商標專利等進行合法保護,并做好技術檔案、專利檔案的管理和保密工作,根據市場和生產布局調整專利申請和保護的步驟和節奏。
一手著力加大研發創新,一手緊抓專利保護,正是這種“兩手抓”的發展戰略,讓知識成果能迅速占領市場、擴大影響,并大大鼓勵了企業和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不斷凝聚起推動國際復合轉型升級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