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夢工廠”有望入駐浦東
為國內首家可打印整幢樓房
1月18日,在蘇州舉行的“盈創3D打印新綠色建筑全球發布會”上,展示了一套3D打印的別墅,以及一幢五層樓的樓房。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義和接受媒體采訪稱:盈創公司3D打印整幢建筑的技術已不存在任何問題,主要把建筑打印機搬到施工現場,就可以打印完整的整幢樓房,哪怕是一二百米高的高層建筑。馬義和透露,未來兩年內,盈創公司將與中鐵二十四局合作,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建造3D打印“夢工廠”。這也意味著浦東市民在未來將有機會親眼見證3D打印建筑“平地而起”全過程。
早在去年4月,盈創公司首批3D打印建筑便在張江高新青浦園區內揭開了神秘面紗。
這些3D打印建筑并非鋼筋水泥澆筑,而是以高標號水泥與玻璃纖維作“油墨”,依靠自主研發的打印機設備連續線性擠出打印成建筑。業內人士介紹,材料主要是通過回收城市固體垃圾,再經過檢測輻射、高溫鍛造等深化處理,最后根據電腦設計圖紙和方案,在現場層層疊加“噴繪”而成。據報道,打印這些建筑的打印機高6.6米、寬10米、長32米,底面占地面積相當于一個籃球場。
從現場打印時拍攝的視頻片段中看到:深灰色的“油墨”通過一只巨型噴頭,源源不斷呈“Z”字形排列噴射而出,并通過層層疊加,砌起高墻。由于油墨迅速凝固,墻與墻之間可像搭積木一樣壘起來,再用鋼筋水泥進行二次“打印”灌注,連成一體。馬義和介紹,整個打印過程,只需要一張圖紙、一臺電腦、就地取材制造的足夠“油墨”,就可以在24小時內打印出10幢200平方米建筑。
盈創相關負責人表示,3D打印最大的亮點,就是把建筑垃圾再利用,同時讓新建建筑不會產出新的建筑垃圾。
人居方面,3D打印建筑也獲得了“叫好”聲。有地產專家表示,采用3D打印技術后,能使建筑能耗從70%降低到30%以下,讓建筑成本降低50%,讓更多人住得起房子。
不過,有建筑學專家表示,3D打印房屋要真正普及,還需斟酌。比如該3D打印的“油墨”的構成主要是高標號水泥和玻璃纖維。而玻璃纖維會影響人體呼吸系統,高強度水泥未來的回收也有困難。因此恐怕傳統建筑材料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依舊有很大優勢。
此外,不少學者表示,建筑不僅光有外在的形態,更需要對內部結構、綜合強度、剛度、防火性、使用年限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水泥“油墨”的承載力強度、耐久性等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標準,還有待專家部門的權威檢測和認證。
為國內首家可打印整幢樓房
1月18日,在蘇州舉行的“盈創3D打印新綠色建筑全球發布會”上,展示了一套3D打印的別墅,以及一幢五層樓的樓房。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義和接受媒體采訪稱:盈創公司3D打印整幢建筑的技術已不存在任何問題,主要把建筑打印機搬到施工現場,就可以打印完整的整幢樓房,哪怕是一二百米高的高層建筑。馬義和透露,未來兩年內,盈創公司將與中鐵二十四局合作,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建造3D打印“夢工廠”。這也意味著浦東市民在未來將有機會親眼見證3D打印建筑“平地而起”全過程。
早在去年4月,盈創公司首批3D打印建筑便在張江高新青浦園區內揭開了神秘面紗。
這些3D打印建筑并非鋼筋水泥澆筑,而是以高標號水泥與玻璃纖維作“油墨”,依靠自主研發的打印機設備連續線性擠出打印成建筑。業內人士介紹,材料主要是通過回收城市固體垃圾,再經過檢測輻射、高溫鍛造等深化處理,最后根據電腦設計圖紙和方案,在現場層層疊加“噴繪”而成。據報道,打印這些建筑的打印機高6.6米、寬10米、長32米,底面占地面積相當于一個籃球場。
從現場打印時拍攝的視頻片段中看到:深灰色的“油墨”通過一只巨型噴頭,源源不斷呈“Z”字形排列噴射而出,并通過層層疊加,砌起高墻。由于油墨迅速凝固,墻與墻之間可像搭積木一樣壘起來,再用鋼筋水泥進行二次“打印”灌注,連成一體。馬義和介紹,整個打印過程,只需要一張圖紙、一臺電腦、就地取材制造的足夠“油墨”,就可以在24小時內打印出10幢200平方米建筑。
盈創相關負責人表示,3D打印最大的亮點,就是把建筑垃圾再利用,同時讓新建建筑不會產出新的建筑垃圾。
人居方面,3D打印建筑也獲得了“叫好”聲。有地產專家表示,采用3D打印技術后,能使建筑能耗從70%降低到30%以下,讓建筑成本降低50%,讓更多人住得起房子。
不過,有建筑學專家表示,3D打印房屋要真正普及,還需斟酌。比如該3D打印的“油墨”的構成主要是高標號水泥和玻璃纖維。而玻璃纖維會影響人體呼吸系統,高強度水泥未來的回收也有困難。因此恐怕傳統建筑材料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依舊有很大優勢。
此外,不少學者表示,建筑不僅光有外在的形態,更需要對內部結構、綜合強度、剛度、防火性、使用年限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水泥“油墨”的承載力強度、耐久性等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標準,還有待專家部門的權威檢測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