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從去年6月開始,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牽頭制定國家級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據了解,去年年底前已經完成了第一稿,未來與《規劃》同時出臺還有《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這兩個即將出臺的政策專門針對充電設施。
一大對于充電設施的鼓勵政策是,去年11月由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其中指出,中央財政將安排資金對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或城市群給予充電設施建設獎勵。
全國人大代表、啟陽(成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麒則認為,推廣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對治理霧霾做出貢獻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推廣環節應當與生產研發的進度相匹配,要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各方觀點:
工信部部長苗圩:推進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全國政協常委歐陽明高:提交了一份有關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提案,建議盡快普及充電樁,并對如何普及提出了建議。充電樁的建設將極大地促進電動車的增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柳崇禧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運用十分關注,今年兩會帶來了《關于加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的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啟陽(成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麒: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推廣環節應當與生產研發的進度相匹配,要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刺激新能源車銷售的限購:不應是治理霧霾的新常態
令很多人愕然的是,2014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接近7.5萬輛的原因除了免征購置稅和補貼的財政補貼之外,很大的原因就是限購,而限購城市無一例外地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戰場”。而新能源汽車在限購城市享受免費好牌或單獨搖號的政策。
今年兩會上,與新能源發展相關的限購政策、治理污染等議題也被代表們熱議。在歐陽明高看來,陸續擴大的汽車限購城市范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助推器。
而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直言,電動汽車也不一定有利于環境,因為發電要耗費大量的非清潔能源。另外他認為,目前某些地方實行的限購政策只是權宜之計,呼吁放開汽車限購。李書福從治理污染與解決擁堵兩大汽車限購的目的性上質疑當前的限購政策。
同樣,全國人大代表、長城總裁王鳳英就明確反對限購,她建議發展智能交通。她認為,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形成的原因錯綜復雜,治堵過于依賴“限”,限制的只是汽車保有量的增長幅度,沒有充分利用好現代智能化交通等高科技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堅決建議取消限購限行,應加強對尾氣排放的檢測監管和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從而減輕汽車帶來的環境壓力和交通壓力。
關于空氣污染問題,宗慶后建議,首先要查明原因,到底有多少是由汽車尾氣造成的。而對于尾氣治理,宗慶后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提高油品等級,統一使用國五標準汽柴油,提高噴油嘴的質量,提高汽柴油的燃燒率,從而降低汽車尾氣污染;二是提高尾氣排放環保標準,建議政府把輕型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統一提高到歐V,與國外發達國家一樣,對目前達不到要求的在用車輛通過加裝尾氣過濾裝置,以減少尾氣污染。同時加大對尾氣排放的監管力度,嚴禁排放不合格的車輛上路。
各方觀點: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陸續擴大的汽車限購城市范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助推器。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電動車不一定環保、呼吁放開限購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總裁王鳳英:反對限購,建議建設智能交通
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建議取消限購限行,加強對尾氣排放的檢測監管和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從而減輕汽車帶來的環境壓力和交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