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中國一直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新材料產業被定性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新材料產業不僅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產業將有力支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發展。2014年是新材料產業在“十二五”期間發展的關鍵之年,隨著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深入推進,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一、2014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回顧
1.產業規模穩步增長
自2010年以來,中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由2010年的6500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16000億元左右(如圖1),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在細分領域方面,特種金屬功能材料占比約為32%,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占比約為19%,先進高分子材料占比約為24%,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占比約為13%,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占比約為9%,前沿新材料占比約為3%(如圖2)。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2015.01
圖1 2010-2014年中國新材料產業規模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2015.01
圖2 2014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結構
2.產業發展備受關注
2014年,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由2014年召開的眾多新材料產業相關會議便可見一斑:2014年4月18-20日,由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上海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六屆無機材料專題——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進展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200余名中外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材料基因組工程的最新研究進展;2014年6月6-9日,由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國際新材料大會在重慶舉行,約800多名嘉賓參加了這次大會;2014年7月4-7日,由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的“中國材料大會2014”在四川成都召開,來自全國材料相關領域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企事業單位的主要領導以及專家、學者近30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2014年9月1-3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召開,吸引了美國等11個國家和地區,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108個單位參加,參會人數突破5萬人。
3.行業組織日漸增多
2014年,眾多新材料產業相關的行業組織相繼成立:2014年4月21日,由韻升集團、寧波江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單位發起設立的中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寧波成立;2014年8月20日,中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發展聯盟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中國建材集團牽頭,聯合42家碳纖維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涵蓋碳纖維的產學研用各個領域;2014年11月17日,中國先進橡膠產業聯盟啟動儀式在海口舉行,該聯盟由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發起成立,首批有20多個成員單位;2014年12月15日,鋰電材料產業創新聯盟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北大先行科技、湖南瑞翔新材料、北京當升科技、中信國安盟固利、廈門鎢業和常州博杰新能源材料這6家國內鋰電材料領頭企業牽頭成立。這些行業組織的成立將進一步推進新材料產業有序發展。
4.創新不足制約產業發展
創新可分為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消化吸收再創新3個方面。新材料產業在原始創新方面,投入大、周期長,讓人望而卻步;在集成創新方面,知識產權意識淡薄,難以實現集成應用;在消化吸收再創新方面,風險高,無人愿為國產材料“試車”。創新不足給新材料產業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關鍵材料難以保障、核心專利受制于人、產業發展趨同等。
二、2015年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展望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更是奠定“十三五”發展的基礎之年。各級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陸續出臺。在“十二五”期間,不僅中央制定了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全國超過80%的地區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發展規劃中選擇發展新材料產業。經過“十二五”的發展,新材料產業的受關注程度日益提高,預計“十三五”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依然會選擇發展新材料產業。而“產業發展,規劃先行”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因此,預計在2015年,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新材料產業“十三五”規劃將陸續出臺。
1.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將繼續穩步推進
各類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的建設極大的促進了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高技術產業基地、新型工業化基地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認定工作有效促進了新材料領域技術、人才、資金、政策等要素的聚集。未來以基地為主的區域集群化趨勢還將進一步凸顯,各類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的建設也將繼續穩步推進,成為各地發展新材料產業的重要抓手,其對周邊地區的示范帶動作用也將逐漸顯現。
2.國家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支持將更加聚焦
由于新材料產業的基礎性作用,國家將重點扶持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然而新材料產業量多、面廣,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國家支持將更加聚焦,集中力量解決關鍵問題。在最近出臺的《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實施方案》中,選取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性能功能材料、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及島礁建設急需的高端材料、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急需的新材料和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發展急需的新材料這4個領域進行重點支持,這些方向都將成為2015年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點和熱點。
3.創新驅動將成為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關鍵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原始創新方面,建議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包括在新材料重點細分領域加大投入、在新材料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上加大投入,同時要科學評價投入與回報的關系;在集成創新方面,建議完善知識產權體系,包括加強知識產權相關培訓、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專利等;在消化吸收再創新方面,建議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包括設立新材料風險補償專項基金、嘗試創新相關保險模式和險種等。
原文載于《新材料產業》雜志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