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隅集團(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金隅中央研究院院長王肇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課題攻關,目前金隅集團在七大新興產業及環保產業方面技術儲備充足,將有力促進金隅集團轉型升級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為轉型保駕護航
金隅中央研究院是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集團核心研發和技術服務機構。
王肇嘉表示,研究院近年來完成一批重大科技項目,除繼續鞏固公司在建材行業的技術優勢外,還積極培養新興產業,為集團轉型升級積極提供技術儲備。目前已經培育了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等七大建材新興產業。
其中,金隅砂漿是該院利用多年來在干混砂漿專業領域的科技成果而形成的規模化高科技產業項目。近年來干拌砂漿業務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銷售收入平均每年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成為北京地區干混砂漿行業龍頭企業,全國干混砂漿行業技術依托單位,產能位居全國同類企業首位,同時在相關技術標準編制方面擁有話語權。 2013年,公司完成銷售收入2.5億元。
研究院還自主研發了耐堿玻璃纖維產品等系列產品,并成功實現了成果產業化,后與法國圣戈班合資建立了現代化生產線。目前擁有年產2.5萬噸高強玻璃纖維生產線,高強玻璃纖維引導了風電市場向高性能材料方向發展,金隅集團生產的玻璃纖維能夠制成長達65米風電發電葉片,技術國內領先。除了在風電市場銷售玻璃纖維產品外,該產品在玻璃鋼型材,高壓管道等方面的市場拓展取得了良好的進展,預計玻璃纖維產品今后幾年將會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
環保產業方面,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污泥等固廢技術的市場前景日益廣闊。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不斷向前推進,合理處置城市垃圾愈發顯得重要。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尚未嚴格推廣垃圾分類以及垃圾焚燒廠選址日益成為難題,傳統垃圾焚燒廠的發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約。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技術的市場空間由此浮現。金隅集團的“工業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技術”通過對垃圾進行專業的篩選和分離,實現了塑料袋(瓶),紙張等可利用材料的分選,并且實現了生活垃圾的全部資源化和清潔利用。此外,金隅集團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污泥技術”方面獲得重要突破。目前,填補國內空白的首條垃圾飛灰處置環保產業化示范線已經投產。而污泥處置環保示范線也已經在北京投產,每年可處置污水廠污泥17萬噸,占北京市生活污泥總量的1/5。
積極探索互聯網+、工業4.0
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互聯網+”戰略,這顯示出該戰略已經上升至國家層面,其模式也從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在這種背景下,存在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中間貿易商過多、利潤率低等諸多問題的傳統建材行業,具備極大的潛力借力于信息技術和傳統產業的“生態融合”,打造互聯網建材業,從而改變行業傳統業態,加速行業轉型升級。
對于建材行業如何擁抱互聯網,王肇嘉表示,相較于前兩次工業革命,互聯網是一次顛覆性的產業革命。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借助物聯網以及智能化技術,通過控制器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各種信息集中到中控中心進行監測決策,更加智能化的生產流程可以實現節能5%以上。今后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作用下,互聯網技術將從前端開發產品到后端營銷等多個環節加速融合,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新模式,將在節約能源、提高生產效率方面有所作為。另一方面,互聯網+戰略中,人才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科研院所,金隅中央研究院將進一步積極研究在機制體制上如何創新,在人才激勵方面有所作為。
工業4.0也是近期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熱點。王肇嘉認為,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和人力資源成本越來越高,工廠化的預制、現場組裝將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將大大提升效率,同時實現了建筑過程中的節水節能。目前中央研究院已經有相關技術儲備,后續將積極推進室內裝飾裝修一體化、建筑部品工業化、材料應用體系化、住宅構件預制化,打造節能省地、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新型工業化住宅”。
科技創新為轉型保駕護航
金隅中央研究院是金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是集團核心研發和技術服務機構。
王肇嘉表示,研究院近年來完成一批重大科技項目,除繼續鞏固公司在建材行業的技術優勢外,還積極培養新興產業,為集團轉型升級積極提供技術儲備。目前已經培育了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等七大建材新興產業。
其中,金隅砂漿是該院利用多年來在干混砂漿專業領域的科技成果而形成的規模化高科技產業項目。近年來干拌砂漿業務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銷售收入平均每年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成為北京地區干混砂漿行業龍頭企業,全國干混砂漿行業技術依托單位,產能位居全國同類企業首位,同時在相關技術標準編制方面擁有話語權。 2013年,公司完成銷售收入2.5億元。
研究院還自主研發了耐堿玻璃纖維產品等系列產品,并成功實現了成果產業化,后與法國圣戈班合資建立了現代化生產線。目前擁有年產2.5萬噸高強玻璃纖維生產線,高強玻璃纖維引導了風電市場向高性能材料方向發展,金隅集團生產的玻璃纖維能夠制成長達65米風電發電葉片,技術國內領先。除了在風電市場銷售玻璃纖維產品外,該產品在玻璃鋼型材,高壓管道等方面的市場拓展取得了良好的進展,預計玻璃纖維產品今后幾年將會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
環保產業方面,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污泥等固廢技術的市場前景日益廣闊。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不斷向前推進,合理處置城市垃圾愈發顯得重要。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尚未嚴格推廣垃圾分類以及垃圾焚燒廠選址日益成為難題,傳統垃圾焚燒廠的發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約。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技術的市場空間由此浮現。金隅集團的“工業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技術”通過對垃圾進行專業的篩選和分離,實現了塑料袋(瓶),紙張等可利用材料的分選,并且實現了生活垃圾的全部資源化和清潔利用。此外,金隅集團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污泥技術”方面獲得重要突破。目前,填補國內空白的首條垃圾飛灰處置環保產業化示范線已經投產。而污泥處置環保示范線也已經在北京投產,每年可處置污水廠污泥17萬噸,占北京市生活污泥總量的1/5。
積極探索互聯網+、工業4.0
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互聯網+”戰略,這顯示出該戰略已經上升至國家層面,其模式也從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在這種背景下,存在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中間貿易商過多、利潤率低等諸多問題的傳統建材行業,具備極大的潛力借力于信息技術和傳統產業的“生態融合”,打造互聯網建材業,從而改變行業傳統業態,加速行業轉型升級。
對于建材行業如何擁抱互聯網,王肇嘉表示,相較于前兩次工業革命,互聯網是一次顛覆性的產業革命。例如在生產過程中,借助物聯網以及智能化技術,通過控制器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各種信息集中到中控中心進行監測決策,更加智能化的生產流程可以實現節能5%以上。今后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作用下,互聯網技術將從前端開發產品到后端營銷等多個環節加速融合,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新模式,將在節約能源、提高生產效率方面有所作為。另一方面,互聯網+戰略中,人才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科研院所,金隅中央研究院將進一步積極研究在機制體制上如何創新,在人才激勵方面有所作為。
工業4.0也是近期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熱點。王肇嘉認為,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和人力資源成本越來越高,工廠化的預制、現場組裝將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將大大提升效率,同時實現了建筑過程中的節水節能。目前中央研究院已經有相關技術儲備,后續將積極推進室內裝飾裝修一體化、建筑部品工業化、材料應用體系化、住宅構件預制化,打造節能省地、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新型工業化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