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年,中國遠洋漁船行業經歷了從大躍進式的發展到穩健發展的過渡。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5年,遠洋漁船訂單量減少的情況將會有所改善,市場將在2014年的基礎上有小幅升溫。據悉,2014年,中國遠洋漁船行業新訂單量不超過250艘。
2015年遠洋漁船市場將有所升溫的原因大致有三點。首先,漁船升級換代的需要。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現有遠洋漁船整體水平落后,大型遠洋漁船所占比重低,在現有的2000余艘遠洋漁船中,超過500噸的遠洋漁船所占比例不足10%,并且老舊船型多,大多是從國外購入的二手船或由原近海捕撈船改裝而來,有42%的遠洋漁船船齡在20年以上,30%以上的遠洋漁船已過報廢期限,作業性能差,捕撈成本高,這批漁船亟待更換。
其次,補貼利好。農業部發布的《關于促進遠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對符合條件開工建設的遠洋漁船原則上給予30%的財政補貼,單船最高不超過1200萬元。前期對漁船行業的規范限制政策淘汰了一批建造能力較弱的企業,留下了一批生產能力和技術研發實力較強的企業,而財政補助政策將會鼓勵漁業企業在這些企業訂造中大型遠洋漁船。
再次,隨著油價低位運行,海工裝備的部分產能轉向遠洋漁船修造行業。
為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遠洋漁船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預測,2015年,中國遠洋漁船行業新獲訂單量將比2014年多7.83%;2015~2017年,中國遠洋漁船行業新獲訂單量增幅將逐年提升,隨后隨著遠洋漁業捕撈產量的下降,船隊規模將會有所縮小,新獲訂單增幅從2018年開始將會緩慢下降。到2020年,中國遠洋漁船訂單將在330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