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市委宣傳部消息,今年以來,該市以項目持續投入推動縣域經濟擴量提質和轉型升級,促進了該市經濟發展保持健康態勢。截止到目前,全市謀劃建設重點項目41個,其中超億元項目34個,列入省市重點18個,其中12個項目列入省10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
抓轉型促升級,“有中生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該市以項目建設延伸產業鏈條,著力打造高端制造產業,推進采暖鑄造、復合材料、化工、汽車配件等主導產業向高端化、高質化發展,“高端產品看冀州”的品牌越來越響亮。該市加強與日本積水化學株式會社、中化集團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合作,總投資12億元的積水可耐特高端復合材料制品項目已經投產達效;總投資5.5億元的昊華中意項目年底正式投產。與此同時,中意公司走進“亞信峰會”,與俄羅斯軍工企業深入合作,復合材料產業向電解槽、凈化槽、碳纖維等新產品領域進軍;春風集團投資15.6億元建設精密鑄造項目,引進的首條日本新東流水線正式投產,加快向綠色鑄造、精密鑄造轉型,傳統產業“老樹”開出了“新花”。
抓創新優服務,“無中生有”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該市進一步深化同中科院、清華、北大、人大等科研院校合作,依靠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建成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家、企業技術研發機構17家。其中,中科能源公司建立了省級院士工作站,與中科院合作實施“煤拔頭”項目,熱電效率由67.5%提高到88.1%,年節約標煤8.5萬噸;總投資40.7億元的泰華偉業服務機器人產業化項目,建設機器人研發、生產、展覽、科教、軟件應用五大中心,年產固定翼無人飛機、旋翼飛機、智能車、機器魚、水下探礦車11.5萬臺,新興產業的“新芽”正成長為“大樹”。
拓園區建平臺,“優化空間”推動產業集聚發展。該市堅持把工業園區作為轉型升級示范區、科技創新引領區、對外開放窗口區來抓,南部產業新區、旅游裝備園、鹽化工循環經濟園、現代鑄造園、積水化學國別園、小微企業創業園等特色專業園區齊頭并進,“一區多園”空間格局基本形成,進一步加快了工業項目向園區和城區聚集。截止目前,該市入駐工業園區企業達到210家,其中納稅超千萬元企業達到17家,納稅超百萬元企業達到94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同時,占地200畝的小微企業創業園10月底將建成使用,年內入駐企業將達到50家,工業園區的“虹吸”效應正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