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全球和中國玻璃鋼復合材料中高端市場的需求,巨石集團近幾年加強在高性能玻纖的持續研發,通過裝備的創新擴大,配方的精準設計達到低成本規模經濟。據中材聯合會科技部發布信息,其開發的這類玻纖近期通過專家評審。
該新型高性能玻纖項目主要創新特點為:
1、通過引入適量SrO和Li2O,優化CaO、MgO和SrO比例,研發了高強度高模量無氟無硼玻璃纖維新新配方,顯著降低玻璃的液相線溫度和析晶程度,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2、研發的高COD還原性澄清技術,大幅度提高玻璃吸熱率,開發了窯爐立體式純氧燃燒、縱向雙H通路結構和矩陣式電動熔制技術及裝備,提升熔制能力,熔化率達到3.0噸/平方/日,噸紗產品能耗0.37噸標煤,比原有能耗降低38.33%;
3、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礦物原料自動配制、產品自動輸送、智能化立體倉儲,勞動生產率達到270噸/人/年;
4、通過玻纖廢絲回爐、高爐礦渣利用、廢氣治理、廢水處理回用等技術,調高了綠色生產水平。
項目成果已在巨石集團有限公司四大生產基地的15條生產線推廣應用2年以上,并建成年產12萬噸規模的高性能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高強高模玻璃纖維經國家玻璃纖維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測試:拉伸強度2740MPa,彈性模量90.9GPa。產品已在風電葉片、高壓管道等領域得到成功應用。項目已獲國家優秀專利獎(發明專利號:ZL200910099978.7).
據有關專家評論,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在窯爐規模、單通路爐位數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的推廣應用對推動我國玻璃纖維工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引領行業進步、提升復合材料產品性能具有重要意義,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市場前景廣闊。
日前,巨石集團成都有限公司總投資8.86億元,對原有14萬噸/年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該項目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巨石成都公司內分期實施,一期主要改建101聯合車間,新建窯爐、拉絲和烘干爐設備等,更換101配料車間設備,改建空壓站、制冷站和污水處理設施等,二期主要更換104車間窯爐,增設2套烘干爐,更換104配料車間設備等。項目全部實施完成后,全廠玻璃纖維生產能力將由現在的17萬噸/年擴大到26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