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猶縣成功獲批“中國玻纖新型復合材料產業集群發展示范基地”,這是我縣工業產業第一塊“國字號”招牌,該基地的批復,標志著我縣玻纖產業已獲得國內行業的認可,將進一步推動該縣特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轉型升級。上猶縣獲得這樣的榮譽并不易,跟小編看看上猶縣的那些努力。
近年來,我縣保持玻纖產業發展定力,堅持打造玻纖新型復合材料產業集群,以發展玻纖復合材料下游深加工項目為著眼點,錯位發展玻纖復材深加工,打造科技平臺,為玻纖產業發展插上“智慧翅膀”,突出強龍頭企業、補薄弱環節,初步形成以池窯拉絲為龍頭,增強基材、絕緣基材、玻璃鋼加工應用為主體,產業鏈條完整、配套分工科學的產業發展格局。
發展錯位 精準發力
我縣玻纖產業的總產值和總產量,均不及地處贛北的巨石集團九江公司,所有的織布企業,也難以與奉新大華玻纖匹敵。分析現狀,放眼未來,從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和行業發展趨勢出發,通過國內玻纖行業權威機構專家的審核把關,我縣制定了產業整體規劃布局:以發展玻纖復合材料下游深加工項目為著眼點,在省內與九江玻纖拉絲產業、宜春奉新織布產業形成互補和差異化競爭的格局,用幾年時間,打造成為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玻纖復材深加工基地。
在專家的指導下,我縣重點編制了《產業鏈招商路徑圖》和《產業招商地域圖》,針對產業鏈條缺失的補強板、玻璃鋼電氣件等關鍵項目,分不同層次逐年編制項目推進規劃書;規劃了落實載體,將工業園南區打造為玻纖復材產業基地,構建“兩區相連、高速對接”的路網,力促產業集聚。在政策的引導下,我縣眾多玻纖企業著手實施技術改造,沿湖玻纖砂輪網片、元豐復合材料涂覆布、南河玻纖玻璃鋼制品、復升復合材料長纖維制品等一批項目動工實施。
針對玻纖產業發展早、布局不合理現象,我縣通過政府規劃指導,在技術和配套上給予扶持,推動原本分散在陡水湖、南河湖的玻纖企業向產業基地搬遷集聚。近年來,我縣玻纖企業紛紛退城入園,20多家關聯性企業入駐園區。目前,全縣已形成拉絲—織布—材料復合—玻纖復材制品的較完整的產業鏈條。通過差異化發展,企業之間由競爭關系逐漸向合作關系轉變,實現了企業間的共贏發展。
科學進位 深處著力
“我帶了一些資料來給你們,現在表面氈的用量太小,建議上猶還是發展薄氈。”“行,我們會對您的意見進行研究,并對規劃進行調整。”近日,縣玻纖復材產業發展顧問姜肇中教授在“產業課堂”上授課,聽課的是全縣各級領導干部。在上猶,產業規劃的出臺和項目的引進過程中,專家的合理意見都會得到充分的尊重,并影響規劃思路。從2012年起,我縣聘請了姜肇中等行業知名專家作為產業發展顧問,并每年邀請各類專家為企業授課,為產業把脈。
借助科技的力量助推產業升級,我縣近年來積極搭建科研平臺,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專家建議,籌建了集科技研發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勞動用工平臺和融資服務平臺為一體的“上猶縣企業服務中心”。依托這些平臺,我縣開展了金屬表面納米化處理技
術、玻纖網格布過鋁粘結劑試制、高硅氧玻纖制品后處理工藝開發等關鍵技術研發,還與南京玻纖研究設計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引進南玻院江西分院、京禾納米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機構扎根上猶,并與江西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在縣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玻纖專業課程,為產業培育本土技術人才,使得規劃層面有專家謀劃,產業推進上有專家指導,企業生產中有專家操作。同時,我縣緊緊抓住實體經濟銷售由“傳統型”向“網絡型”轉變的時機,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搭建玻纖產業電子信息化銷售平臺,引進上品風物等一大批生產服務型企業,為拓展銷售渠道搭橋鋪路。僅安氏集團1家企業,去年電子商務銷售量就達6200萬元,占公司總銷售量的70%。
安商到位 增強磁力
通過幫助項目進入“江西省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通道”,使企業在更高的層面獲得支持;采取“一事一議”特殊優惠政策,工業園區預留土地優先保障龍頭企業需求;由一位縣領導帶領一支隊伍專門駐點服務企業,對涉企項目審批備案、辦證辦照等對公業務,辦結時間在法定時限內再壓縮50%……為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我縣大力完善安商親商服務,全力構筑工業發展的“磁力平臺”。
上猶縣健全安商服務問責問效制度,把安商服務列入專項巡查,對安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一竿子插到底”,綜合推進了天然氣站、220KV輸變電站、工業污水處理廠、縣職業中專等配套工程建設,并拿出246套公租房專門用于玻纖復材企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居住,大力完善硬件設施配套。該縣將現有企業增資擴產、技改升級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引導現有企業股東、民間資金注資投資,做大總量。目前,我縣已引導園區現有企業股東新創辦直立方、元豐復合材料、玻璃鋼電氣制品等產業關聯性配套項目,實現了“大眾在園內創業、產品在園內生產、原料在園內采購”的發展鏈條。該縣還與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達成發行2億元產業發展基金的協議,縣財政拿出2300萬元作為“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的政府擔保資金,撬動銀行給予企業融資突破2億元。
為壯大產業鏈條,我縣瞄準產業鏈關鍵項目和薄弱環節,組建了6支專業招商小分隊,分赴國內生產企業多、銷售市場多、專業展會多的“三多”地域駐點,重點引進玻纖絕緣器件、玻璃鋼制品、玻纖預浸料等16個產業鏈項目和玻纖紙筒、包裝箱生產、玻纖設備機械維修等20多家關聯性企業。我縣積極與巨石集團等國內龍頭企業對接,目前正在洽談引進年產9萬噸池窯拉絲項目,該項目入駐投產后,將為我縣絕緣材料、改性材料、增強基材、熱塑性材料等新型復合材料下游產品的原料供應提供強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