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原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在“儲能國際峰會2015”中表示,去年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我國的風電裝機量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今年,風電上網有望超過1億千瓦,屆時,風力發電將成為繼水電、火電之后的第三大主力能源。隨著光伏發電和風電的大力發展,我國的新能源產業正大踏步邁進國家的主力能源體系當中。
石定寰指出,到本世紀中期,我國的經濟水平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相應的,我國的能源結構、能源利用也應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要真正實現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協同發展,要實現能源的綠色化,離不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由于可再生能源轉換為電力時的不穩定性和間斷性等問題,儲能就顯得至關重要,所以,我國把儲能作為推進能源變革、能源革命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即“儲能是未來電力的必要組成部分,儲能行業的制高點代表著未來的國家能源產業的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分布式光儲發電的發展,儲能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對于儲能電池,我國在不同材料、不同方向上進行了全面的創新活動,包括鉛酸電池、全釩電池、鋰電池、鋅空電池、超級電容、燃料電池,以及超級電容與鋰電池的結合等,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電動汽車作為儲能應用的另一個重要方向,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從2014年開始駛入發展快車道。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僅帶動了儲能電池的發展,也帶動了電動汽車和未來新能源體系更好的結合。
我國的環境壓力和能源結構調整,正在加速形成支持新能源發展的倒逼機制。石定寰指出,目前,很多國家已將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國家能源戰略,并制定了發展目標和具體的執行方案,我國應借鑒國外的相關經驗,提出能源革命的具體發展路徑和實現的可能性,尋求社會多方資源,并最終形成達成共識,為實現國家的新能源目標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