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烯碳新材發布重組預案,公司擬以7.83元/股非公開發行7790.55萬股,作價6.1億元收購碳素集團旗下打包先進碳材料資產晨陽碳材100%股權;并擬以不低于7.83元/股非公開發行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6.1億元,投資于原碳素集團開發的產業化先進碳材料產品,包括低喹啉浸漬瀝青、動力電池負極材料、中間相瀝青碳纖維、活性炭微球、石墨烯復合材料等多個前沿先進碳材料領域。
本次整建式并購后,烯碳新材將直接擁有碳材料參控股企業8家,以及產業配套相關企業4家,公司戰略轉型后的首個大型碳材料產業鏈實體浮出水面。業內分析認為,本次并購對各方都具有核心價值:
首先,烯碳新材戰略轉型再下一城,參股型并購轉向100%控股整合
烯碳新材是一家專注石墨烯暨先進碳材料產業上市公司。2013年,公司開始謀求戰略轉型,將主營業務由房地產業務轉向新材料之石墨烯暨先進碳材料產業,公司年報披露的發展戰略就是,為國家新材料戰略打造石墨烯暨先進碳材料板塊。
按照公司戰略,轉型大致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調整存量資產,通過置換進入基礎碳材料領域;第二步,發行增量股份,通過產業并購,打造烯碳產業鏈,在先進碳材料領域奠定領先地位;第三步,重點研究和開發石墨烯和先進碳材料相關技術及產品,實現石墨烯和先進碳材料技術的產業化,并形成拳頭產品,同時為全行業石墨烯打造產業化平臺。
本次打包整體并購碳素集團以晨陽碳材為集合的碳材料100%資產,公司一是從原來參股式并購轉入100%控股型產業鏈并購,二是從原天然石墨碳行業跨越進入人造碳材料行業,三是從資源端整合走到了產業基地搭建。公司與碳素集團在先進碳材料行業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高度一致,通過雙方研發能力、資金實力、產品協同等方面的結合,通過高端烯碳產品的持續研發,延長上市公司在烯碳領域的產品鏈,可為公司戰略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碳素集團打包碳材料產業鏈,借道上市公司謀求新產品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碳素集團始建于1987年,是一家多元化運營的控股企業集團,主要業務涵蓋預焙陽極、新型碳材料、煤化工、熱電、地產、小額貸等多個領域,是濟寧市當地支柱企業。本次并購的范圍基本上將晨陽新型碳材料相關的產業鏈資產溢價估值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是從本次募集資金直接投向上,可以看出標的公司新產品產業化已經迫在眉睫,其中中間相瀝青碳纖維、活性碳微球、浸漬瀝青等產品均填補國內空白,裝入上市公司體系變相募集資金謀求發展。
第三,晨陽碳材產業鏈齊全,產品豐富
整合后的晨陽碳材是目前國內產業鏈最為完整,產品最為豐富的先進碳材料制造企業,其共投資11家公司(控股和參股),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碳材料產業鏈,產品主要沿“煤焦油-煤瀝青-高端瀝青-先進碳材料”產業鏈及相關行業分布,包括包括鋁用碳陽極、炭黑、苯酐、高端瀝青、負極材料、活性碳微球、碳纖維,以及復合石墨烯等。
從收入結構看,目前晨陽碳材目前產業正處在新老升級過階段,其中傳統產業預焙陽極利潤相對穩定,收入占比較大,毛利較高;焦油加工受行業形勢拖累,逐步剝離,轉向與世界龍頭博拉等企業合作,分拆消化;先進碳材料產品基礎扎實,產業化后快速突起,前景明朗。
本次并購晨陽整體報表存在合并口徑虧損,主要由于焦油行業拖累,單一陽極會樂觀很多,同時行業整體已有回暖趨勢。由于上述業績以及對賭未考慮新產品投產產生的業績增加,因此對烯碳新材整體影響應雙倍與業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