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以下簡稱《收費試點辦法》)開始實施,對石化和包裝印刷行業征收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廢氣凈化委員會副秘書長、解放軍防化學院研究院欒志強表示,《收費試點辦法》的實施,加速了VOCs控制工作的進展,推動了VOCs監測和治理行業的發展。
《收費試點辦法》的實施,到底對企業有什么影響?
超標排放需繳納4倍排污費
此前治理主要為了回收,現在需要達標排放,給治理企業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
杭州彩虹環保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趙國偉告訴筆者:“目前石化行業的VOCs治理主要是為了回收揮發的VOCs再資源化利用,或者是為了減少VOCs排放總量。加之目前VOCs排放標準和監測技術不完善,石化行業的VOCs治理并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
他認為,隨著《試點收費辦法》的實施,以及排放標準的不斷完善,排放VOCs的企業會逐漸重視達標排放,把達標排放作為VOCs治理的主要動力之一。根據新《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規,“達標收費,超標違法”,超標要受到罰款、限產甚至更嚴厲的處罰。
比如北京發布的《關于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標準的通知》規定,達標排放的收費標準為每千克10元,對于存在未安裝廢氣治理設施,或廢氣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或揮發性有機物超標排放等環境污染行為的,收費標準為每千克40元。也就是說,超標排放需要支付達標排放4倍的費用。所以說,排污企業為了支付更少的費用,需要進行VOCs達標排放治理。
政企都要對VOCs監測排放心中有數
一些地方出臺在線監測制度,排污企業需要通過監測了解VOCs排放是否達標,排多少種,排多少量;做治理方案時,一定要事先把成分檢測、分析清楚。
業內人士認為,《試點收費辦法》的實施,為監測VOCs行業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根據規定,達標收費,超標違法,違法要受到處罰,需要排污企業承擔更高的經濟代價。所以排污企業需要通過監測了解排放的VOCs是否達標,排多少種,排多少量,以便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環保部門執行《試點收費辦法》時,也需要通過監測掌握排污企業的VOCs排放情況。
據了解,為了配合實施《試點收費辦法》,一些地方相繼出臺了在線監測相關制度。比如今年7月上海發布了《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減排方案》,要求到2016年底前,處理規模達到1萬立方米/小時的企業必須安裝VOCs在線監測系統。
天津市規定,排氣筒的VOCs排放速率大于2.5千克/小時或排氣量大于6萬立方米/小時,必須配套建設VOCs在線監測設備。據了解,廣東、北京、河北、重慶等省(直轄市)正在研究制定在線監測具體方案。
欒志強提醒企業注意,在做VOCs治理方案時,一定要事先把被治理VOCs的成分檢測、分析清楚,否則效果難以預料。據他介紹,今年曾碰到幾個案例,由于事先沒有把VOCs成分搞清楚,導致治理方案不能實施,治理企業損失很大。
趙國偉告訴筆者,監測一樣至關重要。據他預測,有的企業一年繳納VOCs排污費才2萬元~3萬元,治理費用可能需要10萬元以上。如果環保部門監測不準確,超標排放檢測不出來,排污企業寧愿繳納排污費,也不花更高費用去治理。
監測清單、技術規范空白待填補
VOCs在線監測技術方法駁雜,良莠不齊,市場混亂,與先進國家的技術還有差距,建議科研團隊進行技術研發。
青島佳明測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新崗認為,VCOs監測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完善相關制度規范。據他介紹,我國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HJ-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放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但現在還沒有出臺VOCs在線監測技術規范,致使目前VOCs在線監測技術方法駁雜,良莠不齊,市場混亂。
據了解,目前國內還沒有出臺污染物監測清單,企業監測時不知道監測何種VOCs。多數治理企業負責人表示,國家應盡快出臺污染物監測清單,以便于環保部門和排污企業在線監測排放污染物,促進VOCs監測行業發展。
另外,由于國內VOCs監測起步較晚,相對于發達國家,技術基礎還比較薄弱。趙國偉認為,VOCs監測是整個行業的事情,不是哪一個企業的事情。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科研團隊,選取有實力的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VOCs監測技術研發。
雖然目前國家還沒有對建材行業征收VOCs排污費,但家具制造、涂料等行業每年排放的VOCs的量并不少,也許在VOCs排污費全面施行之后,涂料制造等行業也會被納入征收范圍。因此,建材企業還是要學會未雨綢繆,改進生產方式,降低VOCs排放量,實現企業向綠色發展平穩過渡。這不僅是為企業自己負責,更是為整個社會環境的環保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