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在不久前舉行的百年慶典活動中,發布了全新概念車“BMW VISION NEXT 100”,這款車代表著寶馬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新技術走向。網通社通過對概念車上所搭載的新技術梳理后發現,概念車上應用的新技術理念和車身材料將通過“4D打印技術”實現。與傳統制造工藝和3D打印技術不同的是,4D打印出來的零件將直接兼具功能性,同時可以對被打印物體進行“編程”,使其未來發生形狀的改變,這也就表示未來汽車將可變形。
碳纖維和新型復合材料已在寶馬目前的車型中得以應用,對于未來汽車生產制造展望的核心就是材料革新。此次在概念車上采用的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纖維等新材料材料,未來都將以4D打印與快速制造等技術在車型上實現,新技術的應用或許會為汽車材料和生產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3D打印技術在生活中已經普遍常見,那么寶馬在百年慶典提出的,在車身材料上實現快速制造和4D打印又是一項怎樣的新技術?
什么是4D打印術

首先,“4D打印”的定義是,可以對被打印物體進行“編程”,使其未來發生形狀的改變。它可以讓材料快速成型,并直接賦予部件功能性,這項技術可以實現工業制造產品快速原型和快速制造。
4D打印技術的特點
功能性:4D打印出來的零件將直接兼具功能性。在今天,零件的設計、生產、以及真正被賦予功能性的過程是分開的;而未來,車輛的零部件不僅是用當下的增材制造工藝進行制造,它們在打印出來后就是功能完整的,也可以理解為一輛車有可能會從一堆原料中“生長”出來。

可變形:4D打印新技術不是生產具體的零件或物件,而是生產智能且互聯的新材料。根據材料中微小纖維的不同排列方式,硬度以及水溶性程度會發生變化。研究人員利用這樣的特性進行“編碼”,使打印出的物體可變為更復雜的形狀。
未來三十年內,快速原型和快速制造科技將更加普及,通過這兩項新技術生產智能且互聯的新材料,可以讓汽車成為形式更復雜、更靈活的產品,并且迅速取代傳統生產工具。
靈動結構和全新材料的應用

“BMW VISION NEXT 100”概念車應用了名為“靈動結構”的全新技術,約有800個可移動的三角設定在儀表板和側面板等區域,通過三維運動與駕駛者進行溝通。車外“靈動結構”展示出的效果是在車輪轉向過程中,無論處于何種位置,車身始終能像一層柔軟的皮膚一樣包裹住車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