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石化使用自產碳纖維制成的復合材料齒輪,在該公司腈綸南裝置完成了為期一年的工業化應用試用。試用結果顯示,該齒輪性能優異,在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循環使用等方面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參與此次試用任務的碳纖維齒輪共有5組10個,均由上海石化自產碳纖維經注塑、模壓成型后制成,具有高強度、高精度、耐高溫等優點。它們大小不一,從“克”級直徑3.5厘米,到“公斤”級直徑達20厘米。
據上海石化研究人員鄧文彬介紹,碳纖維復合材料齒輪具有自潤性,使用過程中無需加入潤滑油,腈綸南裝置減少污水產生近萬噸,大幅削減COD(化學需氧量)排放。同時,碳纖維比重不及鑄鐵的六分之一,制作的齒輪代替鑄鐵齒輪,可有效減少設備的運行負荷,促進節能。此外,使用碳纖維制成的碳尼齒輪,使用期間磨損產生的粉末,回收后經過處理,還可作為原材料繼續制作齒輪,實現循環利用,減少固廢產生。
不僅如此,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齒輪也有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促進裝置穩定運行。上海石化早前已嘗試使用了3組“克”級碳尼材料齒輪,替代傳統純尼龍齒輪,并平穩運行兩周年,期間,裝置平均備件使用量由每年140只斷崖式下降到6-12只。碳纖維復合材料齒輪比重輕,又耐腐耐磨,安裝和拆卸比較方便,容易做到嚴絲合縫,可有效保護齒輪傳動軸,促進設備安穩運行,提升產品質量。
據了解,碳纖維復合材料齒輪憑借其誘人的潛能,已經吸引了風力發電、化工等齒輪應用行業的重點關注,許多企業、裝置也有意全面投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齒輪,并為碳醚等復合材料齒輪的應用打基礎,進一步推進碳纖維的后加工應用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上海石化通過一年的工業化試用,也為接下來的推廣使用積累了豐富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