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制造業企業來說,就是要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品質,適應市場需求。泰山玻纖鄒城有限公司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做好動態加減法,靈敏對接市場,擴大有效供給,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里是泰山玻纖鄒城公司去年11月剛剛投入生產的電子級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也是公司實現擴能升級的戰略性項目,該項目年產5萬噸電子布,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87億元、利潤1.57億元。
泰山玻璃纖維鄒城有限公司設備動力部設備科科長邱坦:“建立新生產線,保證我們的新設備符合能效標準,節能降耗。在我身后的這個車間,大家可以看到我公司采用的大量的智能設備,減少勞動力,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
泰山玻纖鄒城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集研發、設計、生產、成果轉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生產企業,近幾年,隨著玻璃纖維行業生產工藝的快速發展,公司不少設備和工藝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泰山玻璃纖維鄒城有限公司設備動力部設備科科長邱坦:“原有設備逐漸老化,能耗較高,產能降低,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一些需求。”
泰山玻璃纖維鄒城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與企業管理部部長方強:“企業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產品結構亟待優化,成本優勢逐步消失的一個狀況,企業的生存和效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提高生產效益,必須從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上下功夫,從去年起,公司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加大創新投入力度,成立科技研發小組,將原有相對產能較低的池窯拉絲生產線進行了淘汰,對傳統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造升級。
泰山玻璃纖維鄒城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與企業管理部部長方強:“聘請行業知名專家,加快了超細砂,超薄布等高端產品的開發速度,加強高端市場和客戶群體的拓展力度,實現了玻纖主業和優質產品的提質增效。”
在去年投資12.09億元建設電子級池窯拉絲生產線的基礎上,公司今年又計劃投入8.06億元建設年產9萬噸的無堿玻纖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銷售收入4.86億元,利稅1.08億元,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行列。
泰山玻璃纖維鄒城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與企業管理部部長方強:“作為新材料領域的新興產業我們只有不斷地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創新投入,加強優質產品的提升,企業才能在形勢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