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亞胺絕熱材料開始向客戶供貨,公司具備規模化連續生產的能力。2016年1月4日公司與大洋新材簽訂了聚酰亞胺材料《產品銷售合同》。合同總計金額646.16萬元,分為三批次供貨,第一批產品,在簽署日近期發往大洋新材指定的地點;第二批產品,在2016年12月發往大洋新材指定的地點;第三批產品,在2017年5月分兩批發往大洋新材指定的地點;盡管簽訂的合同金額較小,但簽訂首批訂單標志著公司聚酰亞胺特種絕熱材料已經達到客戶的使用要求。2014年3月17日公司公告稱研制的艦艇聚酰亞胺絕熱材料通過了軍方的研制鑒定審查,產品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夠規模化工業連續生產。
風險提示。上網電價調整導致風電行業增速下滑的風險;聚酰亞胺泡沫軍用市場不達預期的風險。
隨著首批訂單的執行,公司又具備規模化生產的能力,未來有望實現放量銷售。
聚酰亞胺防火隔熱、降噪、無毒、質輕,可用于軍艦、航空航天飛行器等。聚酰亞胺泡沫材料作為聚酰亞胺材料(PI)家族的一員,于70年代首先由NASA Langley 研究中心與Unitika America 合作開發出來,由于其具有優異的耐高溫、防火隔熱、質地輕薄等性能,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艦船、軍工等領域。由于PI 材料應用的特殊性,國際市場對我國還進行著較為嚴格的進口限制,目前,我國軍用艦船艙體隔熱材料大多還使用較為落后的巖棉等材料。康達新材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量產PI 泡沫材料的企業,將獨享國內巨大的高端防火隔熱材料應用市場。
環氧基體樹脂產能逐步釋放。2016年公司下游風電行業需求增速有放緩的趨勢,對環氧結構膠的銷售造成一定的壓力,公司IPO 募投的2萬噸環氧基體樹脂產能陸續釋放,可與環氧結構膠形成協同效應,充分利用現有風電葉片廠家成熟的銷售渠道及在風電葉片領域多年積累的研發優勢和服務優勢,不斷擴大風電葉片用環氧基體樹脂的市場份額,實現進口替代,彌補風電行業需求增速放緩的不利影響。
定增投資建設丁基材料及擴建聚氨酯膠黏劑。2016年6月15日,公司向證監會就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進行了回復,繼續推進非公開發行。此次定增募集資金8.5億元,除部分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外,其余募集資金將用于1.5萬噸/年丁基材料項目和聚氨酯膠粘劑擴產項目(擴產到2萬噸)。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6-2018年EPS 分別為0.61元、0.81元和0.92元,我國新能源消費占比小,公司下游風電及光伏行業長期趨勢向好,公司PI 材料實現量產并取得軍工訂單,有利于提升業績與估值,給予一定的估值溢價,給予2016年55xPE,目標價34.5元,維持“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