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里碳素(SGL)官網6月26日消息稱,公司日前參與了斯圖加特大學發起的一項研究項目,為后者提供SIGRAFIL®碳纖維,建造了一座碳纖維“繭”式結構建筑。

西格里方面表示,旗下SIGRAFIL®品牌50k碳纖維多用于汽車、航天和風能領域。新一代大絲束產品更是因為與自動化生產技術高度的契合和匹配,已經作為一種標準原材料被用于寶馬i3、i8和7系轎車的生產,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有望得到拓展。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運算設計與建造研究所(ICD)和建筑結構與結構設計研究所(ITKE)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基于50K碳絲的結構建筑生產工藝。該建筑的雛形現已坐落于斯圖加特大學的校園里。為支持這項研究項目,西格里集團專程從美國華盛頓州Mose Lake工廠運來總長度104km的碳絲。
該項目所關注的,是對自然生物建造能力的仿生模擬。具體說來,就是模仿桃潛葉蛾(Lyonetia Clerkella)幼蟲在櫻桃樹或蘋果樹上吐絲織繭的手段,利用碳玻混合復合材料建造結構建筑,同時推進一種新型纖維復合材料建筑建造工藝的研發。由于碳纖維質量輕、彈性強度高,由ICD和ITKE設計的多重互聯機器人系統可以在保持較高作業張力的前提下,對碳絲進行高度精準的布控。研發團隊表示,此次嘗試為未來大跨徑(Long Span)纖維復合材料建筑的規模化生產提供了有意義的借鑒。
“此次案例中,玻纖僅用于搭建模架,建筑本身的張力和壓力全部靠附于其上的碳纖維承擔。該建筑能夠完成大跨徑懸臂的結構設計,完全得益于碳纖維出色的性能。”ICD研發助理Benjamin Felbrich表示說。
西格里碳素復合材料業務負責人Andreas Wuellner表示說:“對SGL而言,持續不斷的開發以碳纖維作為原材料的生產工藝是一個永恒的課題,為此我們與斯圖加特大學的項目團隊進行了充分細致的交流。此次項目的成功是對西格里碳纖維強度的一次成功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