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威海臨港區的五大產業園區之首——碳纖維產業園,將瞄準行業制高點,通過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多方聯動,共同打造龍頭最強、鏈條最全、平臺最高的國家級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產業基地。
走進碳纖維產業園,施工人員正在進行研發大樓最后的裝修收尾工作。據介紹,為推動產業園建設,臨港區專門成立碳纖維產業發展促進中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園區硬件支撐。目前碳纖維產業園一期規劃分為布局創研與成果孵化區、碳纖維生產區、復合材料生產區和智能生活配套區四大功能區,孵化區內的研究院大樓、專家和職工公寓、中試車間已分批投入使用。
為有序推進擬簽訂項目順利進駐,今年臨港區計劃新建3#、4#、5#車間和4個專屬研究中心,計劃年內完成主體建設,為項目進駐搭建更好平臺。園區將為入駐單位提供辦公場所、中介服務、資本支持、市場推廣服務以及融資上市服務等專業化全方位創業服務。
依托全國碳纖維龍頭企業——拓展纖維,臨港區將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效應,打造兩個完整產業鏈條。在產業技術方面,拓展纖維干噴濕紡和千噸級萬能線已穩定生產,“兩高一低”戰略取得重大突破,T700S、T800S和M40J級碳纖維已突破工程化關鍵技術。依托產業技術優勢,園區將打造研發—孵化—加速—投產的全方位服務鏈和原絲—碳化—檢測—應用—回收的完整產業鏈,整合產業園現有平臺與資源,開展技術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應用。同時,園區還將建設國內首個碳纖維復材產業測試中心,提供碳纖維領域通用的專業技術設備,降低企業初創成本。
眼下,飛牛高分子復材項目已經入駐,該項目由晨源高分子與上海交大、德國帕德伯恩綜合大學合作研發,融合樹枝狀聚合物與碳纖維優勢,用于高中檔汽車保險杠、汽車內飾等,預計8月正式投產,明年可實現產能3000噸,產值實現9000萬元。
在精準招商方面,臨港區依托碳纖維產業園進一步完善機制,全方位立體式對接項目,跟進行業領軍企業投資動向,建立產業項目信息庫,強化定向招商和補鏈招商。目前,園區已引進兩岸環保熱塑型復合材料、力載雙穩態戰地平臺等9個項目,全部達產后,年可實現產值5.1億元,同時儲備7個擬簽約項目、13個重點在談項目。
在產學研方面,碳纖維制備及工程化國家工程實驗室、山大-澳大利亞斯威本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碳纖維國家復合材料計量測試中心等6個科研平臺,助推碳纖維產業提檔升級、實現集群化發展。
下一步,碳纖維產業園還將配合市發改委舉辦“區域涉碳系列產品展覽洽談會”,協助拓展纖維組織召開“中國大學生高性能復合材料科技創新競賽”等行業活動,進一步為入駐項目提供融資、人才等全方位服務,加快打造碳纖維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