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麗將憑借全球市場份額居首的碳纖維全面開拓汽車市場。東麗計劃在愛媛縣新建日本首座面向燃料電池的部材生產工廠,計劃2018年投入運轉。還將量產與安全息息相關的汽車用碳纖維骨架部件。東麗今后3年計劃向碳纖維領域投資史上最大規模的1千多億日元,其中200億日元以上將用于汽車領域。繼飛機和發電用風車之后,碳纖維的用途還將擴大到有望進行量產的汽車核心部材領域。
東麗將在愛媛工廠的占地內建設燃料電池車(FCV)使用的電池部材專用生產車間。投資額超過50億日元,每年量產可滿足10萬輛汽車使用的片狀電極部材。已經開始面向豐田汽車的“Mirai”和本田的“CLARITY FUEL CELL”供貨,不過量比較少。東麗認為2020年前后燃料電池車將開機普及,因此決定盡快構筑量產體制,為降低車輛的價格做出貢獻。
東麗目前的汽車用碳纖維以外裝材料為中心,銷售額約為一百幾十億日元。東麗預測今后車體的輕量化要求會增多,因此計劃供應車輛的骨架部件。據說把主要材料由鐵換成碳纖維的話,車輛重量可減輕3成。
東麗已經與多家大型汽車企業進行了商談,將在3年內開始量產。工廠選址將在今后研究,選擇海外的可能性比較大。投資額被認為將達到100億日元。此外,還將在歐洲的3個工廠投資數十億日元,增強外裝材料的加工能力。
在碳纖維領域,東麗、三菱麗陽和帝人這三家日本企業占全球約6成的市場份額,日本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在風車等使用的低價格產品方面,中國、韓國和土耳其廠商等正在推進商業化,預計將來價格競爭會變得比較激烈。現有材料也在致力于輕量化,材料之間的競爭也將變得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