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新增裝機將維持高位,海上風電加速發展,“兩海”戰略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度電成本下降,政策支持,國內風電裝機大發展:2009-2016年,全球陸上風電的度電成本,下降了66%,多國采取補貼政策,全球風電裝機較快發展。而國內市場是主動力,新增裝機容量的占比超過40%,其次是美國(15%)、德國(10%)、印度(6.6%)等。國內新增裝機容量,2006-2016的年均復合增速超過30%,政策的規劃和支持起到了很大作用,未來風電平價上網將開拓更大市場。國內市場已基本由國內企業主導,風電整機企業的份額,前5名超過80%。風電葉片的成本在機組中占比達到20%,估計每年的市場規模約為150-200億元。
風電葉片,發展空間依然廣闊,盈利能力還能提升:(1)大功率風機份額提升,國內新增裝機,2010年以1.5MW機組為主導,而2016年以2.0MW機組為主導,占比超過60%,大葉片成為趨勢。(2)新增裝機維持高位,7月份,國家能源局提出2017-2020年全國風電新增建設規模分別為30.65GW、28.84GW、26.6GW、24.31GW。(3)海上風電加速發展,風電“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5GW以上,開工容量超過10GW,而2016年底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僅為1.63GW。(4)風電招標容量處于高位,投標價格有所下降,但葉片龍頭企業依然有較好的盈利空間,原材料國產替代、技術進步將進一步降成本。
其中中材葉片作為國內龍頭,“兩海”戰略打開新的發展空間:(1)市占率持續提升,達到23%,連續6年領跑中國風電葉片市場,并躋身全球前三甲。(2)優化產品結構和產能布局,均價穩中有升,毛利率有提升空間。(3)全面進入國內前十名整機商供應商體系,并為某國際知名主機廠商開始批量供貨。行業龍頭金風科技,作為大客戶和股東,為中材葉片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4)加快海外和海上風電布局,風電回暖,將進入向上周期,業績彈性大。(5)產品質量具備國際競爭力,與LM、TPI相比,進軍海外有明顯價格優勢,在集團支持下財務狀況更穩健。西門子橫向整合歌美颯,GE垂直整合LM;中材葉片、中復連眾同屬中國建材集團,兩者總產能達到16GW,位居世界第一,未來有望深度開展業務整合與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