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的主題為:規范管理,助力纖維復合材料行業更好發展。會議將探討行業通過規范管理,如何實現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有效淘汰落后產能與避免同質化低價惡性競爭,為企業專業化、差異化發展奠定基礎;通過技術研討及實地考察蕪湖科逸公司,借鑒成功經驗加快技術裝備升級,提升產品質量與附加值,實現企業規范健康發展。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2017年年會
上午講座詳情
12月7日上午會議由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長雷主持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長雷
中共蕪湖縣委副縣長李國柱、承辦單位蘇州科逸住宅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忠義、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會長/勝利新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永太發表開幕致辭
中共蕪湖縣委副縣長李國柱
蘇州科逸住宅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忠義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會長/勝利新大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永太
北京中環博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衛國
環保部專家/北京中環博宏環境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衛國分享內容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出路》,楊總重點提出我國現以改善環保質量為核心,推出史上最嚴環保法“三個十條”,“黨政同責”。以大數據和案例很好的詮釋了我國應將如何突破環保工作的“瓶頸期”。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全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白旻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全球能源資源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白旻分享內容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工信部在落實“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規劃”中推出綠色制造相關重要政策。并且跟我們介紹了工信部開展相關綠色制造的工作體系概況。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祁和生分享內容為《中國風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祁和生
祁總介紹了風電機組結構,并重點提到復合材料的運用已經占到風電葉片的20%,同時根據國內風電裝機量分析,同比增長非常明顯,而主要的生產商以金風科技為首的25家廠家。而通過市場分析可知,海上風電為風電的主要市場,低風速市場也在迅速崛起。通過國內外制造商的對比和十三五規劃,給到復材企業對于市場方向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參考幫助。
蕪湖科逸住宅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克敏分享內容為《復合材料在衛浴行業中的應用研究》
蕪湖科逸住宅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克敏
整體衛浴由1964年第一批誕生于日本,以SMC材料作為主體得到快速發展。黃總工以整體衛浴的三大部件(SMC壁板、SMC防水地盤、SMC浴缸)作了詳細的技術分析報告。簡單的 介紹了科逸采用“一個產品,兩個市場”的模式以整體浴室為核心的理念,并展示了科逸整體衛浴投入的重點項目(宜必思/漢庭快捷酒店、萬科精裝住宅、日本浴缸等項目)。
江蘇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山東九鼎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林分享內容為《無堿纖維的增強,砂輪安全的保障——從無堿砂輪網布制品崛起,反思市場需求的轉型與升級》
江蘇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山東九鼎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林
面對目前行業內中無堿之爭將如何平息,如何堅決?胡總重點強調了依據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推進無堿玻璃纖維持續發展,普通中間玻纖的耐水性問題不可避免,產品結構的轉型與升級也是下游企業需要去關注的焦點,一味的調低價格不是可取之處。
以上為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2017年年會7日上午的全部會議內容,下午將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榮琪主持會議,由旭森非鹵消煙阻燃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金玉、浙江勝鋼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張思燈、振石集團華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剛,瑞典SANDVIK公司中國區經理吳玉蓉、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長雷、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會長楊洪忠為大家帶來精彩的報告。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2017年年會
12月7日下午講座詳情
12月7日下午會議由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榮琪主持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榮琪
旭森非鹵消煙阻燃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金玉
旭森非鹵消煙阻燃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金玉分享內容為《無鹵阻燃劑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方向》,熱塑性復合材料隨著國家轉型升級,物連網的全面推進,智能制造的推進,阻燃劑的母粒化已成必然。李總指出在環保壓力,成本壓力,原料來源豐富的無鹵阻燃劑會越來越多的取代鹵素阻燃劑。
浙江勝鋼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張思燈
浙江勝鋼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張思燈分享內容為《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及其在油氣管道領域的應用》,張博士為我們介紹了CFRTP產品的特點、成型工藝、產品性能、應用領域以及綠色環保等多方面,為大家在熱塑性應用領域的產品帶來了新思路。
振石集團華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熱塑項目負責人周杰
振石集團華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熱塑項目負責人周杰分享內容為《熱塑性預浸料性能分析與應用展望》,周主任通過對熱塑性預浸帶制備工藝和使用工藝的講解,并以應用實例給大家展示了預浸帶在行業領域中的技術性應用。
瑞典SANDVIK公司中國區經理吳玉蓉
瑞典SANDVIK公司中國區經理吳玉蓉分享內容為《國外先進熱塑性復合材料連續擠拉工藝與裝備介紹》,介紹了THERMOPRESS熱壓機產品的應用方向,以及傳遞了城市物流車將用電動的發展方向。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長雷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秘書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長雷分享內容為《中國纖維復合材料行業2017年度經濟運行分析》,劉秘書長指出第一、玻纖行業需要走出去實現國際化,國際需求強勁,合理布局全球產能。即便企業還未走出去,自身的眼光需要先走出去;第二、復合材料行業面臨著環保督察帶來的壓力,而綠色經濟發展為行業帶來了新機遇,并指出“三廢”治理是目前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環保問題。最后提出做好技術創新與裝備提升,方能實現跨越發展。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駐會副會長楊洪忠
會議最后,由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駐會副會長楊洪忠做會議總結,楊會長代表行業發聲,積極爭取有利于行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報告指出兩點:第一、環保的整治有利于行業的發展,關停小企業對地方經濟不會帶來影響,企業需要做好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第二、“三廢”處理現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我們應積極推動環保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園區設計理念。同時楊會長針對今日所有專家報告的內容做出了精簡的總結。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2017年年會
12月8日上午講座詳情
12月8日上午的會議由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駐會副會長楊洪忠主持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駐會副會長楊洪忠
蘇州科逸住宅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監劉素華
蘇州科逸住宅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監劉素華分享內容《整體浴室在行業發展的前景》,目前針對公寓行業,十九大定位“租購并舉”,住宅租賃業成為房地產市場發展新引擎。”房屋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劉總監給出了她對租賃產業的看法,除了公寓行業,養老產業在國內坐擁20萬億規模的養老市場空間。并通過VI產業案例視頻,為我們分享了整體衛浴的優勢及解決方案,并指出對于行業企業而言,長租公寓、養老住宅、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市場新機遇,最后邀請大家來到科逸參觀交流。
南京利德爾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李柳斌
南京利德爾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李柳斌分享內容《無苯乙烯乙烯基酯樹脂的研發》,李工通過風力發電、交通領域、環保領域三大領域分享了無苯乙烯乙烯基酯樹脂在其領域中的應用及發展,并針對產品的性能指標等數據為大家做了詳細的講解,就相關問題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互動。
江蘇申華玻璃材料有限公司工程師王鐵軍
江蘇申華玻璃材料有限公司工程師王鐵軍分享內容《復合玻璃澄清劑的應用及其技術推廣》,王工簡單的介紹了玻璃復合澄清劑在無堿玻纖中的應用,并且還研發推出了無堿玻璃纖維窯爐的專用澄清劑,它的優點無毒、環保、高效,具有明顯的助熔和均化作用,共同為節能環保做出貢獻。
江蘇三井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蔣迪
江蘇三井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蔣迪分享內容《除塵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玻纖玻璃爐窯煙氣的凈化新途徑》,蔣總工通過對”一體化技術“獨具的優勢以及創新技術的詳細講解,為我們分享了該技術的超低排放性能的保證以及二十年壽命的保證措施。面對目前鍋爐、窯爐煙氣脫硝的瓶頸問題,蔣總工又以典型案例分析及自身積累的多年經驗,運用創新技術給出了解決方案。
北京興信易成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濤
北京興信易成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濤分享內容《復材行業的智能制造及環保實踐》,VOCs廢氣排放的政策法規中提到對企業環保設施的要求非常高,引進的智能設備可以有效的集中污染區,提高了車間污染源的清理,同時也解決了大工件噴涂人員移動困難,可達性差的問題。劉總也指出在‘2025智能制造’下企業針對設備的改進需要循序漸進,設備需要跟著產品工藝走,不能盲目進行。對于環保這塊而言,面對當前環保停產,關停的壓力下,行業企業生產環節的應有序排放、達標排放。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執行會長張福祥
會議最后,由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執行會長張福祥作報告《當前纖維復合材料行業產業結構調整之我見》,張會長指出”轉型是我們如今必須做的,升級是永遠的課題“,在這新時代新機遇下,產品、工藝技術只有不斷升級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面對這輪環保,目前還能正常工作的企業不足1000 家,24個建筑行業,23個減產能。所以中國經濟在走向世界經濟舞臺的道路上,企業必須要用更開放的胸懷適應全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