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麗公司3月28日宣布推出新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型工藝,該技術在提高部件尺寸精度的同時,還能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東麗公司計劃等該技術成熟之后,將首先應用于飛機制造,然后再向汽車和其他一般產業進行推廣。

傳統的CFRP(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通常使用熱壓罐(高溫高壓爐)或將預浸料(片狀中間材料)放置在預定形狀的模具中,通過加熱空氣來進行固化成型。但由于空氣介質導熱很慢,而且如果模具本身的比熱容較大,便會吸收大量的熱量,導致部件本身升溫的時間很長,成型速度很慢,所以傳統工藝的這些缺點亟待人們解決。
除此之外,特別是對于一些尺寸較大、厚度可觀,或者幾何形狀較為復雜的部件,會面臨尺寸精度較差等問題。這是由于部件中溫度的分布難以控制,就會產生殘留應力分布不均的問題,導致成型后的部件極容易變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部件的最終組裝過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來手動加入一些填充材料——稱為墊片,這些額外的工序無疑又進一步拉長了整個生產周期。
為解決上述問題,日本東麗公司在模具表面安裝 了既定數量的加熱器,(將模具表面分割成若干加熱區),每個加熱器都是單獨控制的,并在真空條件下進行接觸加熱。該技術可以針對部件的不同位置施以最合適的溫度,使其內部的殘余應力實現均勻分布,所以部件可以最大程度的接近預先設計的尺寸和形狀,解決了之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減少了組裝過程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為了精準地控制這一加熱系統,東麗公司與愛媛大學(日本愛媛縣松山市)和東京理工大學(日本東京)聯合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即通過模擬軟件來預測部件形變并對其加熱溫度進行相應調整。東麗公司利用該程序,可以有效地減少零件的制造時間和尺寸誤差。東麗公司安裝了原型制造設備,目前正在進行示范試驗。
如果使用傳統的熱壓罐工藝,大約需要9個小時才能制造出飛機上大型的CFRP零件。但若是依照此次東麗開發的新成型工藝,則可以將生產周期縮短到4個小時。另外,新的工藝可以節省50%的能耗(因為采取真空直接接觸加熱的方式,免除了加熱/加壓的媒介);東麗公司的新技術還可以提高尺寸精度,減少填料的用量,縮短組裝耗費的工時,節省了人力、物力。
這篇文章是基于跨部門戰略創新促進計劃(SIP)為“創新結構材料”(由日本科學技術局管理)所取得的成果。該計劃由科學、技術和創新理事會(CSTI)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