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27 億元,同比增長14.67%,歸母凈利潤20194 萬元,同比下降21.62%。
營收同比雙位數增長,成本端承壓、費用率上升導致凈利潤同比下滑:
2017 年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毛利率下降,原因一方面來自低毛利率的樹脂業務收入占比提升,樹脂業務收入占比提升8.14個百分比至36%;另一方面來自成本上升導致玻纖及制品業務、樹脂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原材料漲價帶來成本上升;二是匯兌損益大幅增加使得財務費用率同比上升1.22 個百分點。營收仍保持15%的增速,主要來自樹脂業務和玻璃鋼業務的放量,增速分別為48%、26%,玻纖及制品業務由于產線冷修使得產能發揮受影響,收入增速只有0.4%。
經營現金流好于利潤,負債率持續下降在低位: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雖然同比下滑,但是經營凈現金流同比增長14.72%,凈利潤/經營凈現金流處于低位,經營“含金量”很高。由于現金流好,公司負債率繼續下降,2017 年公司資產負債率20.98%,同比下降2.52 個pct。
2018 年將重回快速增長通道:首先,玻纖行業從 2017 年下半年以來步入景氣上行階段(玻纖價格開始上漲),2017 年全國玻纖紗產量同比增長12.7%,達到408 萬噸,增速較2016 年繼續上升,達到2011 年以來最好水平;其次,2018 年公司將步入新增產能釋放期,玻纖、樹脂產能同比大幅增長,充分受益行業高景氣;中期來看,公司玻纖紗-玻纖制品-樹脂-復合材料產業鏈產能規模將持續保持擴張態勢。
公司是玻纖制品細分小龍頭,戰略上精耕細作玻纖紗-玻纖制品-樹脂-復合材料產業鏈;公司形成了良好的行業口碑,運營管理優秀,2018 年將重新步入快速發展通道。雖然公司預計2018Q1 歸屬凈利潤3200 萬元-4800 萬元,同比下降20%~46%,但從全年的維度看,隨著公司核心業務玻纖及制品、樹脂、玻璃鋼產能的投放,預計核心業務銷量將以較高速增長,謹慎性假設售價變化不大,但預計原材料價格企穩且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單位成本預計有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