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美國4M碳纖維公司宣布,其在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RMX技術公司、LLC公司和田納西大學合作開展的政府資助項目中采用大氣等離子體氧化法將低成本碳纖維前軀體制成了工業級碳纖維。
該項目旨在證實標準模量碳纖維能夠在低能源消耗和短生產周期條件下,采用織物級聚丙烯腈(PAN)前軀體制得。大致上,碳纖維生產成本的一半來自其前軀體腈綸(PAN)纖維,另一半則來自從PAN前軀體向碳纖維的轉化過程。經過多家國際碳纖維生產企業證實,等離子體氧化技術能夠更加快速地生產出性能更好的纖維,同時能源消耗也更低。據4M公司稱,如果將該技術優勢與低成本織物級PAN前軀體結合起來,生產成本將銳減50%。成本降低能夠使更多的汽車輕量化應用成為可能,同時也能夠為需要高強輕質材料、但受成本限制的領域打開市場。大氣等離子立體氧化技術由ORNL和RMX技術公司開發,并獨家授權4M碳纖維公司進行商業化推廣。
在工程學院享受Fred N. Peebles Professorship教授職位的Dayakar Penumadu博士作為田納西大學的首席研究員,通過先進材料聯合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aterials)和科學與工程研究設施(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Facility)實驗室為該項目提供大量資料。
Penumadu博士表示:“低成本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的應用潛力,能夠為材料或結構設計師或生產商提供一種比鋼更強、比鋁更輕,且能夠耐腐蝕的材料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