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情況而言,國內碳纖維行業發展有一定的基石,不至于擔心被別人掐住命脈。但我們還要做到未雨綢繆,防范風險,這樣即使遇到一些坎坷,也會更好的促進國產碳纖維的發展。雖已經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而需更上一層樓的關鍵一步,最終還是由民營企業來完成,從這一點上更加說明了民營企業不僅可以解決就業促進經濟發展,還可以為國家的戰略性目標作出貢獻。在行業發展過程中,除了解決現有問題外,還需要有大量的企業參與其中,包括碳纖維原材料商,碳纖維脫模劑等上下游企業。
眾所周知,國內碳纖維應用的水平仍處于低迷狀態。過半以上的用量都集中在體育用品行業,對于要求比較高的領域,如:汽車、風電等顯得層次比較低。即使是在應用廣泛的體育用品領域,層次也是比較低的。很多小企業只能靠互相拼價格來存活,“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法則體現得淋漓盡致。
據統計,2017年全球體育用品消耗碳纖維13200噸,而中國大陸約6000噸、臺灣約6000噸,合計>12000噸,從消耗量上占有絕對的優勢,但在該領域市場知名品牌卻少之又少。如同Iphone產業鏈一樣,眾多OEM企業在國內,也只能賺點辛苦的加工費,至于品牌只能說是“替別人做嫁衣”。
中國是全球碳纖維體育器材制造大國,其擁有極高的材質特性:輕、薄、強。碳纖維材料的優勢在體育器材領域也發揮了其重要作用,陸海空、冰水雪隨處可見碳纖維材料替代天然材料和金屬材料而產生的“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傳奇,也衍生出一輪輪波瀾壯闊的工業技術創新輝煌。但由于器材工業設計技術及品牌運營經驗的欠缺,我們只能守著一個全球最大潛力的市場,卻不得不面對“洋品牌漫天飛,制造工廠血汗化”的殘酷現實。“增強技術制造能力,國家助力品牌運營,競技產業共同進步”,這就是時代與民族需要的先進碳纖維體育器材強國計劃。
迪瓦擁有18年復材脫模劑研發、生產與服務經驗,為復材行業提供強有力的幫助。迪瓦的產品包括碳纖維脫模劑,玻璃鋼脫模劑,人造石衛浴脫模劑,模具潔模劑等綜合配套服務。是當前復材脫模劑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