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供應鏈,推動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對抗全球變暖、酸雨和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不僅成為了公眾議程,甚至成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2017年,環保部公布了《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變化程度排名方案》,以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變化率作為城市的排名指標,推動地方政府展開大氣環境保護工程。綠色能源的產業供應鏈,也背負起更高的社會期待,需要降低設備原材料從制造到運營等環節的負荷和能耗。
綠色供應鏈理念應運而生,貫穿于企業從產品設計到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報廢處理的全過程,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作為提出風電綠色供應鏈愿景的牽頭企業,金風科技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制定出風電行業標準,帶動上游供應商一起打造可持續、更具競爭力的供應鏈。
基于共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金風科技、中材葉片、PPG和科思創強強聯合,將“綠色供應鏈”從愿景落到實處,從供應鏈各環節出發提升標準,并加速技術合作與創新,讓綠色能源更環保、更長久、更高效。
中材科技風電葉片市場總監汪鵬說道:“中材將進一步加大對環境友好、性能優異、施工便捷的高性能水性涂裝的投入,同時在風電葉片設計及涂層技術嘗試更新型技術方案,實現葉片在運行過程中更長的免維護周期,進一步提升風電,特別是海上風電的可靠性和發電效率。”
深化伙伴關系,助推創新涂料商用化
風電綠色產業鏈的4家企業也各展所長,通力合作,加速推動創新技術商用化。其中,金風科技作為風機制造商和綠色供應鏈的牽頭企業,不僅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和成本,還搭建風電大數據平臺,提供高負荷和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加速產品迭代創新速度。
科思創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發水性技術,并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在中國市場研發和推廣水性技術和高固含Pasquick™技術,并成功應用到不同涂料下游行業,為產業涂裝升級貢獻力量。比如:基于Bayhydrol®和Bayhydur®的水性聚氨酯葉片面漆,其VOC含量在50g/L以下,一次施工的最大干膜厚度可超過80微米,已通過嚴苛的耐雨蝕測試,其綜合性能達到甚至超過傳統溶劑型產品。最新的水性二代技術,使得膜厚更高、干燥更快、性能更佳,加強了風機在多變惡劣海上環境的工作性能,非常適合抵御海上風場高腐蝕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科思創與涂料制造商PPG在葉片涂裝項目中緊密合作,提供滿足環保、高效和更長重涂周期等趨勢的創新風電涂料解決方案。PPG專業汽車漆及可再生能源涂料大中華區總經理楊予廣介紹道:“‘三分涂料,七分施工’,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產業上下游合作的必要性,我們正在加速風電行業特種保護漆的創新,并與中材葉片配合提速新概念涂料技術商用化速度。”
金風科技、中材葉片、PPG和科思創將進一步深化和推進在綠色供應鏈的合作,以涂料技術創新出發,不斷探索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風向。科思創涂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業務部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鐘小斌表示:“科思創不斷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和創新,通過彼此攜手,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和推進合作,實現創新型環保涂料技術的商業化,為風能產業追尋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