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琛工業大學紡織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ITA)將展出一臺完成了數字改造的3D編織機,用于生產三維增強陶瓷渦輪部件。同時,該所還將為紡織工藝推出混合現實學習環境,使新老員工能夠更好地勝任工作。
經過數字化改造后用于生產三維增強陶瓷渦輪部件的3D編織機
根據工業4.0標準,在現有傳統設備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將3D編織機進行數字化重建,用于生產原型部件以及三維增強陶瓷部件。作為一個虛擬的微觀工廠,在處理極其敏感和脆弱的材料時,可先在軟件環境中進行模擬,然后生成加工數據并在真實的設備中設定生產過程。加工的穩定性由此翻倍,設備速度提升150%。對于生產用于制造陶瓷渦輪部件的織物預成型件而言,獨立的模擬及控制軟件(開源軟件)可讓加工規劃和生產鏈控制(通過手機終端)變得非常靈活。
展品一方面展示了同類設備的改進情況,在另一方面還展示了加工敏感材料時所需的整個(虛擬和現實)工藝設計過程。這種敏感性材料被用作輕量化材料,可對能源進行高效地轉化。
紡織工藝用混合現實學習環境
對現有新老員工的培訓和資格認證是公司成功的重要條件,尤其對設備和織物制造商來說更是如此。ITA已利用混合現實技術在一臺3D模型編織機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一種學習環境。混合現實是虛擬2D或3D物體(虛擬現實)與現實數據的結合。
在展示間里,通過混合現實技術,向員工展示了一臺3D模型寬幅編織機。為在真實設備上生產部件,混合現實設備通過眼鏡一步一步地傳達工作指令,對設備進行設置。例如,現在員工可以在3D模型上通過交互式的方式糾正在工藝上可以導致設備停機的錯誤。在這個案例中,采用了緯紗斷裂作為例子。
該模型的最新特點是在應用中利用混合現實技術實現現實與虛擬設備部件的交互。
該學習環境的目標群體主要是紡織及紡織設備制造商,另外還包括不同場景下的紡織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