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輕量性優越的碳纖維領域,日本東麗和帝人將相繼向市場投放用于飛機的新材料。新產品易于實現量產和加工,未來零部件的生產成本最多有望降低約一半。力爭從2021年前后開始增加對現有機型的供應,從2025年前后全面向新一代機型供應。預計日本企業的技術創新將加速燃效等性能優越的飛機的普及。
兩家公司在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天產業展會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上發布新產品。
東麗主要生產加熱后變硬的“熱硬化性”復合材料。通過調整樹脂的配比等,開發出可將生產期縮短2~3成的新產品。以往的產品被用于美國波音787客機的主翼及機身,但是生產比較費時間,每月只能生產10架飛機所需的量。
此外,東麗還致力于生產加熱后變軟、容易加工成零部件的“熱可塑性”復合材料。該公司通過收購荷蘭的同行業廠商,建立了大量供貨的體制。
在熱硬化性產品方面,帝人也開發出提高量產性的新產品,最早將于2020年面向歐洲大型航空公司供貨。另外將在2021年之前向波音的新一代機型供應熱可塑性產品。力爭到2030年將航空相關碳纖維領域的銷售額提高至目前的3倍,達到1000億日元左右。
如果一系列的新產品得以普及,航空零部件的生產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碳纖維主要被用于波音和歐洲空客的中大型飛機。隨著新產品的投放,市場或將向小型飛機和商用飛機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