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工信廳發布了《山西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山西省將以提高供給側產品制造能力為抓手,圍繞先進金屬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前沿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五大特色領域,積極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著力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規模化發展,將新材料產業培育成為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打造為助推全省工業“結構反轉”的新引擎。
《計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1年末,全省新材料產業規模、質量“雙提升”,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0戶左右,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億元以上的10戶,100億元以上的2-3戶,重點細分領域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約占50%以上,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約占20%以上。全省新材料產業年銷售收入突破15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培育3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競爭力強、自主品牌響的優勢企業。鼓勵骨干企業將研發投入增加至主營業務收入的3%以上。力爭新建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國家級、省級新材料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組建5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實施“1+5+4”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打造1個1000億級特殊鋼生產加工產業基地,打造鎂鋁銅合金、先進化工、先進無機非金屬、生物醫藥、半導體晶體材料等5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50億級特色產業集群,打造釹鐵硼永磁、新能源、納米、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4個20億級特色產業集聚區。將新材料產業打造為引領、支撐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介紹,山西省將加快初期市場培育,積極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通過保險公司介入,提高新材料產品應用積極性。開展材料生產企業與設計、應用單位供需對接,支持材料生產企業面向應用需求研發新材料,推動下游行業積極使用新材料,促進新材料產品“產學研用”一體化。同時,引導金融機構為新材料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引導省內新材料產業上下游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