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360 Research Reports于2019年11月發布的高模量碳纖維市場報告,到2025年,全球高模量碳纖維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3.904億美元增加到6.589億美元,預測期復合年增長率為7.8%。
根據360 Research Reports于2019年11月發布的高模量碳纖維市場報告“Global High Modulus Carbon Fiber Market Insights, Forecast to 2025”,到2025年,全球高模量碳纖維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3.904億美元增加到6.589億美元,預測期復合年增長率為7.8%。
按照前驅體種類,高模碳纖維可分為PAN基高模量碳纖維和瀝青基高模量碳纖維,其中瀝青基高模量碳纖維主要特點是模量高且具有超高的導熱性能,而PAN基高模量碳纖維是在高強中模碳纖維基礎上進一步石墨化處理制備得到,與PAN基中模碳纖維相比,其在高模量、高熱導、低熱膨脹等具有更加明顯優勢。
高模量碳纖維的高模特性可賦予其結構件高剛度,低膨脹特性可實現高低溫環境下零變形,因此是衛星結構件首選材料,目前國內外航天衛星系統廣泛采用高模量碳纖維材料。由于PAN基高模量碳纖維和瀝青基高模量碳纖維主要特點不同,前者強度高、后者模量更高,因此應用部位也有所不同。
以衛星結構應用為例,瀝青基高模量碳纖維主要用于散熱片結構,部分可用于衛星精密結構,相比之下,PAN基高模量碳纖維應用領域更廣泛,可用于反射器和天線、太陽能電池板、吊桿和桁架,以及部分精密結構(如下圖所示)。目前全球PAN基高模量碳纖維的消費量明顯高于瀝青基高模量碳纖維。

由于高模量碳纖維技術集成度高、生產難度大,因此全球高模量碳纖維主要制造商相當有限。據統計報告顯示,PAN基高模量碳纖維制造商主要有日本東麗、日本三菱人造絲、日本帝人碳素、美國赫氏、中國臺灣臺塑和威海拓展公司,瀝青基高模量碳纖維制造商主要有日本三菱和索爾維(原氰特)。
根據消費市場統計分析,全球高模量碳纖維消費增速平穩增長。北美、歐洲和日本由于其先進的技術和快速的經濟發展仍然是主要的消費地區。2018年,中國高模量碳纖維消費量約為14.47%,有望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發展國家。